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06日 星期一

    文艺观潮

    一张“美丽中国”的国家名片

    ——2013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演出赏析

    王洪波 《 光明日报 》( 2013年05月06日   14 版)
    (图为《美丽中国》演出照)

        2013年3月22日晚,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礼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等中俄政要,与5000名当地观众一道,共同欣赏了这台题为《美丽中国》,由文化部、国家旅游局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承办的精彩演出。

     

        《美丽中国》作为一台配合高访的重大国务演出,天然具有国家名片的性质,要求用简洁准确而又亲切易懂的语言与形式展现中国的国家形象。既不能长篇大论、过于深奥,又不能蜻蜓点水、仅在浮表,要有气势、有高度,还要有内涵、有兴味,要轻松活泼、引人入胜,还要令人回味。这台仅仅五十几分钟的舞台演出,在创意策划与制作运营团队的精心努力下,完美地做到了这些。

     

        立意高远 创新出奇

     

        如何用一台演出,来表现中国和中国文化,立意十分重要。《美丽中国》以轻松亲切的家庭回忆开篇,并以此奠定整台演出的基调,既显示出创意策划团队举重若轻的深厚功力,又完全契合中俄两国国土相邻、渊源深厚的基本国情。

     

        《美丽中国》讲述的是一个俄罗斯家庭到中国旅游的所见所闻,以及他们在旅途中与一个中国三口之家所建立的友谊。他们从敞开怀抱的北京,走上丝绸之路,走上辽阔的草原,走上瓜果飘香的新疆,走上梦一样的上海,走上彩云之南,走上地球的脊梁青藏高原,走上天府之国,走上嵩山少林……一切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更打动人、更令人难忘的,无疑还是活的风景——人。这时候,创意精妙的舞台演出就自然而然地发挥出了独特的作用。

     

        因为有了人与人的近距离交流,旅途有了另一番意义。整台演出大量使用了多媒体手段,艺术家们的表演与精心制作的大型屏幕上的多媒体内容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相互衬托,《美丽中国》不仅流光溢彩、争奇斗艳,而且更加真实亲切、感人肺腑。

     

        高远的立意需要用巧妙大胆的创新来支撑。最出神的创新当属现代芭蕾《海上梦明月》和武术与打击乐节目《少林·红樱》。《海上梦明月》是一个芭蕾与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琵琶的混搭节目,它将中国舞蹈、民族音乐等诸多中国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芭蕾之中,显示出开放、创新、多元的海派文化魅力。而《少林·红樱》则是一个中国传统武术与现代女子打击乐大鼓的组合演出。鼓点的强弱变化、节奏的快慢转换与武术动作相得益彰,体现出传统与时尚、刚毅与柔美的结合。这些精彩绝伦、出神入化的创新与整台演出的高远立意结合得天衣无缝,既高端厚重而又轻松活泼,显现出中国文化极强的魅力和面对现代文化的包容力与创新力。

     

        气势宏大 节奏明快

     

        《美丽中国》呈现在来华旅游的俄罗斯家庭和观众们面前的第一个节目就是大型舞蹈《华美丝路》。这是一个再现1300年前中国唐朝皇宫庆典和乐舞盛大场面的舞蹈节目。其中,《霓裳羽衣舞》是唐朝最著名的宫廷舞蹈,《反弹琵琶舞》《千手观音》来源于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壁画,《兵马俑舞》则取材于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中国的秦始皇兵马俑。这些舞蹈,或雍容华美,或刚健大气,显示出宏大的气势。

     

        接下来是一组马头琴与内蒙古的童声合唱《草原牧歌》,辽阔的草原上传来悠长的马头琴声,以及《梦中的额吉》《鄂呼兰德呼兰》的天籁童声。从宫廷与殿堂的宏大叙事,转入亲切的吟咏和真挚情感的表达。那种用歌声传达的孩子对母亲的思念催人泪下,而转场到新牧场的兴奋与忙碌的情景又一下子感染到每一个人。

     

        从内蒙古的草原生活到新疆的《葡萄架下》,再到云南的《怒江大小调》,人们翩翩起舞、欢庆丰收,为自己的生活放歌。从牧歌般的从容、欢快,忽然又转到国际化的大都市的上海节拍,现代芭蕾《海上梦明月》,这种跨度不仅不让人感到突兀,反而让人为中国文化的那种包容、丰富和张力而赞叹。

     

        男中音歌唱家张海庆用俄语演唱的《我祝福你,森林》让俄罗斯观众产生了一种别样的亲切。接下来是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的独奏《旋律》和《庆丰收》。这两首分别来自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中国作曲家张靖平的作品在演奏者的演绎中呈现出别样的和谐。

     

        从这里又奔上了《高原》。热情奔放的藏族舞步,在布达拉宫、珠穆朗玛以及蓝天、白云、雪山的映衬下,再次进入中国主题。然后再跌宕而下,一曲清音演唱及茶艺表演的《蜀韵风流》,小调、板鼓、铜壶、茗茶、武术、舞蹈,让人感到一种难以言传的“安逸”。从偏僻蜀地再转回长安庙堂,《大唐贵妃·长生殿》以一位中国皇帝的爱情故事演绎了一段永恒不渝的人间真情。最后是武术与打击乐《少林·红樱》,少林武僧的武术表演与红樱束女子打击乐团的鼓乐,一刚一柔,相得益彰。尾声是大歌舞《友谊之歌》,中国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俄罗斯歌曲《卡林卡》融汇成一首歌——《友谊之歌》,在舞台上共同唱响,两个在中国旅途建立起友谊的中俄家庭重新上场,孩子互赠礼品,拉手而舞,双方父母相拥告别,依依不舍……

     

        整台演出气势贯通,节奏清新,内容丰富紧凑,收束得干净利索,而又余韵悠长。

     

        结构合理 巧妙混搭

     

        《美丽中国》整台演出才五十几分钟,行家都知道演出越短越难做。一台演出的整体结构十分重要,结构要合理还要顺畅、整体上要大气干净。《美丽中国》以歌舞为主要元素,镶嵌进京剧演唱、器乐独奏、茶艺表演、少林武术等中国元素,辅以精心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背景视频,诗一样的舞台灯光,震撼的音响效果,是一幅美丽中国的大写意,但每一笔都功力深厚。

     

        创新性使用混搭技巧,使得许多节目的内涵更加丰富,而且更加好看。现代芭蕾《海上梦明月》中芭蕾与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琵琶的混搭,《少林·红樱》中少林武僧的武术表演与充满现代感的女子打击乐大鼓的组合,都堪称出神入化,不同文化在交融中产生新的张力。除去这些比较明显的混搭之外,《华美丝路》中霓裳羽衣、反弹琵琶、千手观音与兵马俑战阵刚柔相济,吕思清小提琴演奏曲目里中俄两国名曲的融合,于魁智、李胜素的京剧《大唐贵妃·长生殿》演唱中大段文戏与群舞演员武功戏的彼此相衬,以及尾声中《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和《卡林卡》的和谐共舞,也都是一种混搭。

     

        《美丽中国》最大的一个混搭是大型多媒体屏幕的使用与舞台演出的有机结合。多媒体这一现代声光电效果与传统舞台如何做到共生而不抢戏,是舞台演出进入电子多媒体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一台演出,在摸索中形成的几个原则,值得与演出界同行分享:第一,舞台演出,演员本身的表现力是核心,其他都是手段,有助于提高演员表现力、感染力的元素可以使用,反之就要坚决摒弃;其二,多媒体手段十分强大,但内容和形式并不是越多越好、越动越好、越复杂越好,而是一切适度,决不允许喧宾夺主;其三,多媒体制作者与舞台表演不应是简单图解式的对应关系,而应该有自己的灵魂,它是用自己的独特语言与舞台演出的默契对话。

     

        毫无疑问,《美丽中国》为国家名片样式的演出开启了一种崭新的形式。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