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16日 星期二

    对“兴教寺面临拆除”的反思

    作者:涂启智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16日 02版)

        在事实没有彻底弄清楚前,我们不能被网络以及一些媒体吸引眼球的“爆炸性新闻”牵着鼻子走。

     

        这两天,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高僧玄奘遗骨埋葬地——西安市兴教寺面临拆除的消息在网上传播,网友对此表现出了极大关注,微博、微信、论坛里讨论热烈。据《光明日报》报道,兴教寺的拆除工作确实是为了申遗,但此次要拆除的全部是新建筑,并非古建筑。

     

        众多媒体跟踪报道兴教寺面临拆除,网友与民众持续关注,景象蔚为壮观。事件终于逐渐抵达真相,新闻终于接近常识,网友由近乎盲目的“怒发冲冠”回归理性平和。起初媒体表述“兴教寺,正面临大规模拆迁,约三分之二建筑要被拆除。当地政府给出的拆迁原因,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需要。联合申遗名单上只有兴教寺塔,不包括寺庙内其他建筑”,这种语焉不详极易误导公众,给人的感觉是除了兴教寺塔以及跟其密切相关的少数标志性建筑,其他建筑(不管是新建筑还是古建筑)在大规模拆除面前都“在劫难逃”——千年古刹即将毁于一旦,舆论沸腾、网友义愤填膺似乎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现在看来,事实远非想象的那样,甚至与当初新闻描述大相径庭,公众在错愕之余应多一些理性反思:在事实没有彻底弄清楚前,我们不能被网络以及一些媒体吸引眼球的“爆炸性新闻”牵着鼻子走,不能被甚嚣尘上的网络情绪裹挟,稀里糊涂喊出貌似“正义的声音”。只有冷静下来,我们才能从人云亦云的沼泽中挣脱,恢复常识判断。

     

        但是,即使兴教寺拆什么、留什么的问题已经厘清,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探讨仍有必要。申遗是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要与国际认可的普遍标准接轨,但申遗成功与否,不仅由普遍标准决定,还包含其他因素。我们不能否认申遗成功的文化遗存的价值,但也没有理由抹杀申遗不成功以及没有纳入申遗视野的文化遗存的价值,哪怕兴教寺申遗不成或者没有参加申遗,亦无损它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

     

        西安市文物局的表态还是值得肯定的,“兴教寺的申遗工作将在充分尊重寺院意愿的情况下进行”。继续申遗还是退出,政府部门不能凭单方意愿哪怕是主观良好愿望决定,毕竟利弊分析会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迥然视角。在“充分尊重寺院意愿”的同时,还需广听民众意见,各方协商讨论应基于保护文化遗产的共识。完全没有必要纠结于“国际组织能否接受这种临时的退出”,就像运动员奔赴赛场一样,因为某种特殊情况宣布退出,赛事组委会会接受,观众也会理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