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16日 星期二

    回音壁

    给学术以尊重,让梦想有动力

    ——知识界对《人当青年,如何行路》反响热烈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16日 05版)

        4月12日,光明日报大视野版刊登了《人当青年,如何行路》一文,文章直指当下青年知识分子面临的生存压力。在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下,出现一些青年知识分子“生命被浓缩”这样令人扼腕的悲剧。如何让青年知识分子愉快地奋斗?——“给学术以尊重,让梦想有动力”,知识界希望青年知识分子能够得到更多地关爱。

        营造关爱的氛围和气场

        北京大学教授李道新说,光明日报关于青年知识分子生存状况的报道令人深思。对于青年知识分子特别是高校青年教师而言,从事科研或教学,大多是因为内心热爱,所以真正的压力不在科研与教学任务,而在晋升之途缺乏公正机制以及社会现实太过复杂,人际关系赤裸功利。当生活不再快乐或安心,健康便会受损,为学术需要付出超过想象的代价,最终以生命作抵。青年知识分子的生存现状折射出社会的某个侧面。有必要呼唤让学术得到尊重,让学者有尊严,让青年知识分子有梦想的动力。

        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作家王久辛说,青年知识分子面对压力中,有一些社会舆论对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创造的无视、蔑视甚至鄙视,让青年知识分子不堪重负,丧失了创新的冲动。他认为全社会有必要对人文精神与科学文化保持敬畏心。对于青年知识分子,要提供物质的支持,更要营造出关爱的氛围与气场。

        反思培养机制和环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廉思认为,给青年知识分子减压、减负,需要对目前青年知识分子的学术评价机制作出反思。“对科研水平的评价,首先是分清专业领域,人文社科领域不应采用和自然科学领域相同的评价机制。”廉思建议除特定项目外,可以考虑采取不事先对项目进行申请批准制,而改为事后对成果奖励的形式,这样既不鼓励跑项目写标书,减少了各种“豆腐渣”项目,同时又将评价机制转移到项目终端,鼓励大家产出好的成果。其次是废除量化评审模式,代之以严格的校外专家(甚至国外专家)盲审和内部专家小组评审相结合的方式。

        “要给青年教师生存和发展提供可以发芽的‘种子’。”廉思说,“避免青年教师在各种非学术竞争中面临不平等的局面。”他建议,在各种课题经费、基金之外特别设立青年教师培育基金,在各种评先评优机制中特别制定40岁以下青年骨干教师选拔机制和管理办法,重点扶持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

        清醒、勇敢和自我珍惜

        中国摄影家协会工作人员李立立说,读了《人当青年,如何行路》的报道,心底有一丝酸涩,为那一个个年轻的生命陨落在即将绽放的季节而惋惜;也有一丝温暖,感谢社会大环境对套上“紧箍”的青年一代的关注和理解。

        李立立回想自己读高中、读大学、读研究生,每一步都走得很坚实,但一旦步入社会,面临的困难超出了预想,各种无形的压力,逼退了自己曾经的从容。“很多的目标,在我们气喘吁吁地赶到时,早就已经不在原地等我们了。所以,在生活上总是显得有点后知后觉。”

        “可是,青年人要明白,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的困扰,虽然时代不同,但我们可以向父辈学习面对一切未知和挑战的勇气,亮出应有的青春活力;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爱惜自己,因为爱惜自己是一切爱的源泉。”李立立说。

        对青年知识分子早逝惋惜和痛心至深处,她悟到更多的是清醒、勇敢和自我珍惜,当美好的构想遭遇现实之时,要及时从理想国中清醒过来,重新审视社会,理性地面对,这是缓解不安和压力的关键。

        (本报记者 王国平、柳霞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