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14日 星期日

    本报报道《“绿”字真要刻吗?》续文,经过两轮的专家论证,决定——

    推翻原字体方案采用朱自清先生手书

    《 光明日报 》( 2013年04月14日   02 版)

        本报温州4月13日电(记者陆健 通讯员刘君眉)梅雨潭所在地有关部门为了打造天下第一“绿”,动议在潭前石壁上刻一个国内最大的“绿”字。(本报2013年3月22日9版曾作报道)此举一度成为网友和当地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经过两轮的专家论证,温州市瓯海区仙岩风景旅游管理局昨天针对网友质疑梅雨潭石壁刻“绿”字做出回应:摩崖石刻可取,但会慎重刻。目前,已推翻原有字体设计方案,将采用朱自清先生手稿中的“绿”字,该方案已征得朱自清嫡孙朱小涛先生同意。

        记者昨天在仙岩风景区看到,用来刻字的石壁外依旧放置着脚手架,刻字处蒙着白色布匹,无人员在上面操作,而原本用来观看“绿”字的观景台已完工。瓯海区仙岩风景旅游管理局规划建设科科长钱建设表示,经过两次专家论证,目前,摩崖石刻工程已停工。经过专家论证,决定采取朱自清先生手稿中的“绿”字。

        鉴于该石壁面积较大,单刻一个“绿”字,会影响到摩崖石刻的整体视觉效果。目前,摩崖石刻初步确定两种方案,方案一为单刻一个“绿”字,进一步扩大字体大小;方案二为单刻一个“绿”字的同时,由我国知名书法家书写朱自清《绿》中所描写的精华部分的句子,刻于石壁上。

        钱建设承认,此前为了赶4月底的“绿”文化节,在摩崖石刻一事上太草率。针对外界的质疑,瓯海区仙岩街道及有关部门继3月18日举行仙岩风景名胜区提升规划专家论证会后,于4月初再次邀请了两位省级专家进行现场考察并反馈意见。钱建设介绍,国家颁布的《风景名胜区条例》未对在景区内凿岩刻字作任何明确规定,为此,专家认为在梅雨潭景区内合适位置的石壁上刻“绿”字的做法是可取的。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