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20日 星期三

    思政教育:让生活更有意义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20日 16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大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不断增强,生命尊严的高扬、自我意识的彰显、成功欲望的激发都绽放出青春的美丽与骄傲;但是,社会上物质享受的膨胀、工具理性的盛行、知识至上的感召,又时常使得他们感到迷惘焦虑。面对他们的种种人生困惑,思政教育不仅要关注当下生存之“形而下”命题,更要关注意义追求之“形而上”命题,引导他们建构起完整的意义生活。

     

    寻找精神家园

     

        “意义,它就像普照大地的阳光,照亮了人的生活世界。如果失去了意义,人类的生活世界就会变得黯然失色;寻求和获得意义,人类的生活世界才会变得五彩缤纷,灿烂辉煌。”生活的意义为人勾画出心灵的图式,不同的生活意义蕴涵着人对于不同目标、价值体系的可能生活之选择和追求,它关涉于人的整体生活,主导着人所选择的生活方式,人正是为他所选择的有意义的生活而不懈努力的。意义的迷失或颠覆,直接威胁着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状态。当前大学生所经受的种种痛苦与不安,都与意义问题密切相关。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要帮助他们寻觅那个作为精神家园归宿的意义世界,引导他们获得积极的价值支撑和前行动力。

     

    全面认识自我

     

        意义生活的建构离不开人的自我意识,人对意义的追寻、创造都是以人类所具有的自我意识为前提的。自我意识对现实生活具有反思性和超越性。自我反思促使人们对生活事件进行再思考、概括和提升,以寻找到生活的意义,并把其作为生命的组成要素;还帮助人们更好地筹划未来,超越自我,追寻新的意义,人正是以自我意识到的意义去塑造自我完满的意义生活。青年学生的主体精神、自我意识、情感认知等方面都发展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已具备了自我意识和反思的能力。而思政教育可以为学生精神的成长提供广阔的平台和方向的指引,通过对生命的深度关怀,帮助他们在不断的自我反思和觉解中,摆脱自身认识、理解的狭隘与局限,全面认识自我,整体把握未来,理性关照世界,从而领悟生活真谛,树立崇高信仰。

     

    丰富人生体验

     

        意义生活并非是通常人们所理解的那样,是远离人的现实生活的,是完全的纯粹的“思”的世界,是极少数精英、圣者和贤人的人生境界,是与常人无涉并难以企及的。意义生活的形成恰恰是内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内在于对现实生活世界的点点滴滴的理解、体验、反思和反省之中。生活实践是人们追求意义、创造意义的“现实场”。“意义只有在人的生活实践中才得以彰显,在人的奋斗历程中得以规范与深化,也是在无限宽广的生活与具体的行动中,意义才不断地被赋予并实现着自身。”思政教育应以当代人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为参照系,以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深入青年学生内心世界并能触动其灵魂的对话与引导,帮助他们在复杂多元的社会现实之中构筑起支撑意义生活的精神大厦;并鼓励青年学生努力走出书斋,走向社会,在社会实践的大舞台上接受思维碰撞,丰富人生体验,历练人生信念,创造意义生活。

     

    学做“真人”

     

        德国的海德格尔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处于一种“常人”状态。“常人”状态使人的现实生活和意义生活紧张对立,甚至导致意义生活缺失。为此,海德格尔曾为超越“常人”苦苦思索。中国的庄子、陶行知等则找寻“真人”,力做“真人”。在庄子那里,“真人”是超然于物欲、名利、生死、自我之外且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人,处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具有返璞归真的自然本性与清静无为的情操。在陶行知那里,“真人”指自立立人、求真实干、忘我为公、一心向农、做人中人、不做伪人的为民服务、为民谋福利的人,其提出的教育目标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庄子、陶行知对“真人”的述说虽然不同,但都一致地把“真人”作为自我或倡导世人追求的理想人格。“真人”的培养应立足于现实生活的“常人”状态,思政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在分享现实生活的同时逐渐建构起完整的精神世界,引导他们在超越“常人”、回归“真人”中升华意义。

     

        (湖南工业大学:姚冬梅 彭希林)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