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14日 星期四

    香港粤剧的启示

    作者:傅谨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14日 12版)

        香港有600万人口,在当下城镇化发展迅速的中国,大约只能算中等城市。

        在一般的印象中,香港近乎文化沙漠,其实不然。香港不仅有多种文化产业和娱乐方式,更重要的是香港盛行粤剧。香港在文化上从来不是一个孤岛,它和广袤的岭南地区是一体的,粤剧就是这种文化最主要的载体之一。粤剧是香港民众喜爱的娱乐方式,从前如此,今天依然如此。

        香港粤剧演出史有两次高潮。一是在20世纪上半叶,那时的香港虽然由港英当局统治,在文化上、至少在戏剧上与广东并无分界。粤剧最有影响的戏班被通称为“省港大班”,几乎所有粤剧著名演员——他们习惯称之为“大佬倌”——都游走于香港和广州两地,创造了粤剧在省港两地共同的繁荣景象。而第二次高潮就是正在进行时的当下,多少是由于受到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刺激,香港的粤剧演出形成新的热潮。刚刚过去的2012年,香港地区有记录的粤剧(包括粤曲)演出达到两千多场,其中数家有演出粤剧的悠久历史的剧院,经营都相当不错。香港早有数家大学开设了戏曲课程,极受欢迎,并且吸引了其他几家大学准备开设。

        抽象地看,整个岭南地区,粤剧的生存状态都相对较为良好,尤其是比起其他国内地区的大多数地方剧种。粤剧的生态何以比其他剧种稍好?这是个需要专门讨论的问题,香港的粤剧和广东的粤剧具有更多的相似性和同质性,数十年前曾经完全同步发展,当下的发展态势却呈现明显差距。尤其是内地申请“非遗”的热情远远超过香港,结果却是香港的粤剧比起内地更多地得到“非遗”认定和命名的促进,这才是值得思考的现象。

        诚然,香港的粤剧和内地一样面临时代的挑战。如果说内地的戏曲界人士经常以西方艺术、流行文化和影视网络等多元娱乐方式的冲击作为戏曲演出衰落的理由,那么,在所有这些方面,香港粤剧界遭遇的挑战,恐怕都要比内地更甚。但我们没有听到抱怨,也并没有见到香港的粤剧市场因为遭受这些冲击就七零八落。反观内地,那些和香港规模大致相等的城市,戏曲演出市场很难与之相比;而且从整体上看,戏曲的发展状态,也很难与香港粤剧的现状相提并论。

        如果要追寻历史原因,我们可以看到,这是由于粤剧在香港的演出有其传统,更可贵的是这一传统从未中断,因此香港比内地戏曲市场更容易经营。香港还一直保留着民间的“神功戏”传统,政府部门并没有以“现代化”或反对封建迷信等理由禁止它存在,所以这里的粤剧演出,始终是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相对完好地保存在本地的文化母体之中。香港的戏院一直独立自主经营,戏班、演员和观众根据市场形成的互动关系,没有受到太多外力干预。粤剧从业人员组成的行会“八和会馆”,是这里的粤剧界自我管理的民间机构,不像内地剧协需由政府派员管治,自主运行良好。因此,改革开放以后内地与香港戏曲交流更趋频繁的年代,就在内地戏曲危机的呼声此起彼伏之时,许多剧种的优秀表演艺术家应邀赴香港商演,感触良深——尽管他们在本地演出往往门可罗雀,却可以在香港的演出市场中获得很高的评价与不错的票房收益,受到观众非常热情的欢迎。

        现实的原因当然更为重要。戏曲界的同仁们经常呼吁各级政府“重视”戏曲。如果从这个方面评价香港,今天的香港特区政府无疑是“重视”戏曲的。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证据,就是在香港这个国际化大都市里,特区政府在西九龙这一近年最重要的、堪称大手笔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案中,把戏曲放在了最优先考虑的位置。戏曲中心不仅将西九龙这个巨无霸式的综合性文娱中心第一个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位置也在最佳处,它最邻近地铁出口,这个出口在未来或许还可以直通京九铁路。在整个西九龙区块内,它最靠近城市中心繁华的商业区。计划中的这个2014年建成启用的戏曲中心,将会包括一个千人大剧场、两个中型剧场和两个茶座式的、可供小型演出的休闲场所,同时还有交流、研究、展示和从事社会教育的场地。除了西九龙建设中的戏曲中心,香港特区政府通过古建筑活化计划复建、增添了专门上演粤剧的剧场。在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馆,粤剧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保存了大量粤剧的相关资料。不仅如此,香港特区政府对粤剧的资助,近年增长明显。现在特区政府每年给予各粤剧团的资助总额超过八千万港元,对于香港这样一个以前几乎只资助交响乐之类的西方艺术,戏剧类的资助也一直极偏向于话剧的国际化都市而言,现在粤剧获得的政府资助,完全不亚于任何其他表演艺术样式。粤剧表演的重要性更多地为教育界所承认,香港演艺学院正在论证和评估把粤剧表演专业提升为本科。特区政府内部还有呼声,要筹建公营的粤剧团。

        但是对我们更有启发性的,是香港粤剧界对政府行为的反应。

        西九龙未来戏曲中心的设施将会非常完备,粤剧演出场所的硬件将有质的提升,因此西九龙计划之初,粤剧界的“大佬倌”们就开始主动地思考如何以更优质的演出,充实这些新的场馆。政府负责提供资源与条件,艺术内容只能由艺术家们自己去决定。香港政府在文化方面没有五花八门的“工程”,但是我们可以相信,粤剧界的同仁们一定会对得起戏曲中心这座新建筑。尽管粤剧界人士皆称赞公共财政增加对粤剧演出资助作用,但是他们不需要“感谢政府”,更没有人因为政府给了经费,就要求(哪怕是暗示)哪家粤剧团创作演出歌颂特区政府的新剧目;资助的分配由一个独立的专家委员会决定,政府只是执行者。粤剧界多数人士并不否定粤剧表演本科教育的意义,但是他们不太关心演员的文凭,更注重的是表演水平。没有人需要或可以通过高学历的文凭进入剧团,赢得观众;以八和会馆为代表的传统的粤剧表演教育模式,依然有很强的生命力。最后,在香港粤剧界,对特区政府偶有人提出的创办公营粤剧团的建议,回应不只是极其冷淡,还时有否定的声音,各粤剧团的“大佬倌”们,更是没有人愿意参与组建。

        粤剧就是粤剧,不存在香港粤剧和广东粤剧之分。况且,粤剧是戏曲的一个剧种,它和其他戏曲剧种,在文化传统、艺术手法和表演程式等方面没有多少本质的区别。香港能够做到的,广东乃至内地没有理由做不到。近些年,尽管传统文化的价值已经为更多人认识,但戏曲在整个文化领域依然没有应有的地位。内地也兴建了许多新的高水平的表演场所,然而却没有激起戏曲界自我提升的动力;现有的场馆也很少提供给戏曲剧团使用与经营。在很多地区,政府资助的水平早就超出香港目前的水平,却大量浪费在迎合政府领导意志的速朽的新剧目创作上。剧团进人重文凭轻水平的现象普遍存在。国有戏曲院团改革步履维艰,许多剧团的从业人员不仅十分留恋国营剧团的僵化体制,连从事业单位到企业单位的转变也难以接受。在这样的背景下,香港粤剧的发展确实令人深思。

        香港粤剧的经验告诉我们很多似深实浅的道理。比如说,粤剧演出市场过往相对繁荣的景象靠的不是政府的“重视”,只是因为粤剧生存发展的大环境没有受到太多外力的破坏;今天粤剧演出的兴盛,也主要是靠粤剧界自己的努力。特区政府的资助与重视,对粤剧发展确实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然而,戏曲的创作与演出、形式与内容,却不能也不应由政府部门越俎代庖去决定。说这些道理似深实浅,因为这些都只是现代社会的常识,然而它们同时更是社会和艺术健康发展的规律,只要违背这些规律,戏曲就遭受伤害、挫折;反之,戏曲才有可能发展、繁荣。

        香港做到了,我们能做到吗?

        (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