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建人工湿地型污水处理站,林地入股、年底分红,家门口就业且工资不低……要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这些变化发生在“七山一水两分田”的鄂南山区。而这些变化,都是科技扶贫结的“硕果”。科技让鄂南山区的村子真正变美了,农民真正变富了。
“洗衣池”的水一年到头都不脏
刚到村口,便闻鸡犬之声。接着看到一只成年花狗,站在村前青砖垒成的石拱桥上。村前插秧后的水田,在早春中露出一片嫩绿。这是一幅典型的鄂南山区乡村图,也是日前记者来到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南林桥镇石垅村看到的景象。
然而进到村子里,又仿佛到了现代化的世界:硬化的水泥路通到村子中心,20多个太阳能路灯矗立在路旁,一排整齐的两层民居映入眼帘。
村中心的文化广场右边是一个池塘,池水清澈见底。一位穿着花棉袄的老妪正在水塘边洗衣服。记者上前一问,才知道她叫焦宝珍,今年81岁。她乐呵呵地说:“这里成了大家的洗衣池,可水一年到头都不脏。”
原来,这座水塘是一座景观式多功能生物氧化塘,里面的水可以自动净化。这是湖北省纪委协调支持的村庄环境整治项目的一部分。项目总投资165万元,现在建成了人工湿地型污水处理站、配套修建污水收集管网4.3公里。
据通山县宣传部部长全贤发介绍,石垅村是湖北省纪委扶贫工作的对口支援点,近年来,湖北省纪委工作队进驻该村,进行科技扶贫,协调组织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教他们采取立体循环种植模式,即茭白田套养泥鳅、黄鳝、龙虾等水产品。今年全村种植茭白400亩,每亩产值过万元。
冷榨技术让油茶果变“黄金果”
通城县地处鄂南的丘陵地区。一路上,记者看到了漫山遍野的油茶树。据介绍,这种油茶树,春天会开出洁白的茶花,结的油茶果可以榨油,是当地农民主要的食用油之一。
据咸宁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项技术让当地的油茶果身价倍增,变身为“黄金果”,这项技术便是湖北黄袍山绿色产品有限公司与武汉工业学院合作进行的“油茶籽脱壳冷榨生产纯天然油茶籽油”的技术研究,这项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目前,通城已建成了日处理30吨油茶籽的生产线,当地油茶籽收购价格已从2008年的每斤2.5元,涨到现在每斤5—6元,给山区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
从2010年起,该县每年改造老油茶林1万亩,新造基地3万亩。同时,通城县还筹集资金900万元,专项奖励种植大户,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优惠政策激励出1000户油茶种植大户,他们采取租赁经营、股份合作、土地入股等方式新建油茶基地。以该县石南镇杨山村为例,该村已开发油茶基地200多亩,计划再发展1600亩。丰产后,按平均每年每亩300元计算,每年纯利近60万元。
家门口就业,每月收入两千多
走进湖北瀛通电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几百名工人正在紧张忙碌着。这家工厂的主要产品是耳机线、漆包线、音频线等,产品客户包括苹果公司、三星公司、华为公司等一大批国际化企业。
朱江燕是该公司成型部的一名女工,原来在深圳打工。她告诉记者:“我现在的工作就是把耳机线上的毛边剔除,一天工作8个小时。有时加3个小时的班。公司给买了‘五险’,最多一个月拿到2700元,最少的时候是一个月2200元,跟在外面打工差不多。但在家乡花费少,还可以照顾家人,就留下来了。”
像朱江燕一样的员工,这个厂大约有3000人左右。有这么大的规模,得益于该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的“通信用电子精密线材的研发及其产业化”项目,此项目被列为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获得了20余项国家专利,成为咸宁市科技扶贫的重点项目,带动了当地3000余名农民工就业。
科技扶贫,正在改变着山村的贫穷面貌,让传统山乡与现代文明靠得更近。
(本报记者 袁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