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淅川2月10日电(记者刘先琴 通讯员高帆、杨振辉)“再挖深一点”、“多浇点儿水”……农历大年初一,豫西伏牛山区淅川县境内雪后初霁,丹江口水库岸边的山坡上,数百名群众抓紧好天气挥锹扬镐,翻土植树。一排排新栽的树苗绿叶摇曳,为冬日增添了生机。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的核心水源区,肩负着“一库清水送京津”的重任,按照国务院部署,丹江口水库将于今年汛期后试蓄水,于2014年汛期后正式向京津地区调水。随着调水日期的日益临近,渠首群众在县委县政府倡导下行动起来,利用春节前后农闲时间栽植净水树,构筑生态网。
在紧挨库区的大石桥乡东岳庙村,农民魏建峰和乡亲们正忙着栽植芦苇和竹柳。“这是净水植物,能够过滤净化水质呢!有了它们的‘守护’,丹江水会更清澈、更甘甜,入冬以来,我们已经栽植上百亩了!”魏建峰的身后,是绵延数十公里的芦苇荡和柳树林。
在老城镇叶沟村的半山坡上,当地群众正在为丹江缘茶业公司新栽植的一畦畦打理整齐的茶苗浇水。“我们已经种植了5000亩生态茶,今年还将再发展1万亩茶园,”茶业公司董事长赵丹边浇水边告诉记者,“有机茶种植,既能涵养水源,还能为农民创收,生态又生财,是淅川水清民富的双赢选择。”仅去年以来,来淅川投资发展茶叶、花椒、薄壳核桃等生态林果业的外地客商已达50余人。
“立春后天气回暖,正是植树的大好时节,”与叶沟村一江之隔的马蹬镇杏山山头上,56岁的农民石廷乐组织乡亲们自发成立了专业造林队,一年中有7个月时间呆在荒山上。十几年来,石廷乐带着他的造林队员们造林8万余亩,绿化了30余座荒山。
“丹江口水库蓄水在即,渠首农民用这种方式庆祝新春佳节,用绿色传递新年祝福。我们已在库周的山上种植防护林150万亩,山腰发展经济林30万亩,山下栽植‘净水’林10万亩,为核心水源区构筑起一道立体化生态净水屏障,使入库河流水质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丹江口水库水质长年保持在Ⅱ类以上标准,完全符合调水需要。”在马蹬镇植树造林现场,淅川县林业局局长武建宏这样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