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30日 星期三

    《群众》杂志与中共抗战时期的社会动员

    作者:胡俊修 钟爱平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30日 11版)
    图片均选自《群众》杂志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一方面进行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和生产建设,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和社会动员。战火纷飞中,中共始终坚持办报办刊,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凝心聚力,同仇敌忾。《群众》杂志是中共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理论刊物,于1937年10月筹办于南京,12月正式创刊于汉口,处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董必武等的直接领导下。武汉沦陷后,《群众》杂志辗转重庆、上海和香港等地,1949年10月20日在香港终刊,共发行143期。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通过《群众》杂志进行了多样化、多维度的卓有成效的社会动员,为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群众》杂志社会动员之立意点

     

        救亡图存的社会共识构建是有效开展社会动员的基础,《群众》杂志将拯救民族危亡作为民众动员的基本立意点。

     

        其一,揭露日军的凶残,激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群众》杂志对日军的暴行作了大量记录和揭露,杀人放火、鸡犬不留、奸淫掳掠等是描述日军暴虐行为最常见的字眼,借此激发国人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杀人比赛》一文描述了日军在占领南京后以杀人为儿戏的兽行,指出“这是侵略者对待殖民地的奴隶的政策本质”,所以“不抗战就不能活命,国家的生命和个人的生命是紧密地连在一块分不开的”(《杀人比赛》,《群众》第1卷第8期),呼吁人民积极投身抗战。

     

        其二,刻画国人的悲苦,鼓动民众团结抗战。《群众》杂志非常关注战争中的难民,“必须对他们加以适当的组织和教育,利用他们的牺牲和痛苦,在各区同胞中燃烧起抗敌救亡的热情的火焰。”(《日寇的疯狂》,《群众》第1卷第16期)“多少同胞的血肉横飞?多少房舍化为灰烬?山城里弥漫了浓烟、火焰”,杂志用图文配合的形式生动再现了难民颠沛流离的生活场景,让读者感同身受。

     

        其三,阐明战争的严峻形势和长期性,号召民众持久抗战。《群众》杂志设有国际一周专栏,及时报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展,帮助读者了解形势、吸取教训。还时常刊登分析国内战争的文章,用抗战中的英勇事迹和胜利,用忠实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的道理来教育国人,使他们抱定为祖国流最后一滴血的决心,作好持久抗战的准备。

     

        其四,抨击消极冷漠,唤醒大众保家卫国的责任感。《群众》杂志对部分民众存有侥幸心理和事不关己的旁观态度进行警醒和教育。“日寇来了以后,依然可以过太平日子是绝对不能实现的。对于日寇不应当有一个顺民!因为日寇所带来的奸淫、掳掠、抢劫、屠杀是不分贫富不分阶级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主动承担起保家卫国的责任,隔岸观火的最终结局将是自身与国家一同覆灭。

     

        其五,揭露汉奸的丑恶嘴脸,号召打击汉奸。汉奸“早已为法西斯所收买,他们为日寇搜集情报,挑拨离间中国人民的团结,破坏中国的抗战”,而且,他们还“从理论上挑拨离间,转移大众的目光,减弱抗战的信心”(《关于托派汉奸分子问题》,《群众》第1卷第23期)。由此呼吁民众认清汉奸的丑陋面目,提高警惕,积极参与消灭汉奸的斗争。

     

    《群众》杂志社会动员的维度

     

        《群众》杂志从政治、经济、心理等各方面积极宣传,力争最大限度地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投入抗战。

     

        人力动员。战争首先需要强大的人力支撑,“我国有六倍于日本的人口,四亿五千万的有生力量,如果都能发动起来参加抗战,这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董必武:《我国抗战二年来的民众运动》,《群众》第3卷第10期)。《群众》杂志号召实行全民总动员,发动农民、工人、知识分子、青年、妇女、儿童及健壮的老人,使每个人都能找到抗战中的位置,为救国作贡献。

     

        经济动员。长期抗战需要巨大的物力财力来支撑,这也有赖于全体民众的踊跃支援。一方面,为备应急之需,要有效转移保护现有物资。“把一切粮食、用具(如耕作器具、炊事用具及一切家具等)及衣物、牲畜,搬移到接近中心的后方、深山及偏僻地方埋藏起来”,不让敌人得到搜刮资源的机会;另一方面,必须做好长期抗战的物资储备,动员民众进行生产开发,保证持久战的后方供应。

     

        文化动员。文艺是宣传抗战和保持抗战精神的重要源泉,是民众动员的最好载体。《群众》首先号召文化人到民间去,承担民众的宣传训练及组织工作,同时做好文化教育和普及工作,推进文化大众化。《群众》坚持文艺抗战路线,用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歌谣、戏剧、顺口溜来传播抗战中的英雄事迹、抗战形势,使千千万万的群众,都懂得日寇怎样侵略中国,侵略到了什么程度,用鲜活的文化作品激发民众的抗战意识。抗日战争亦是一场精神的角力,《群众》杂志主张精神动员应该“依靠于人民之政治自觉”,“只有经过民主方式,着重宣传鼓动,才能推动全国人民,造成压倒敌人,刷新自己的巨潮”。为此,“一方面,利用已经产生并正在产生的民族革命典型,向前线后方国内国外,广为传播。又一方面,揭发、清洗、淘汰民族阵线中存在着与增长着的消极性。再一方面,将敌人一切残暴兽性的具体实例,向全国公布,向全世界控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告全党同志书》,《群众》第3卷第1期)

     

        政治动员。首先是鼓励民众加入各种政治团体,中共在各抗日根据地建立的以共产党员为核心的工会、农会、抗敌协会、救国会、民兵锄奸队、战地动员会、互助组、合作社、妇救会、儿童团等组织,都将广大人民群众纳入到了政治体系之中。其次是政策宣传,宣扬国际共产主义下无产阶级生活状况的改善,使马列主义深入人心,让民众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希望,自发拥护党的抗战路线,共同战斗。

     

    《群众》杂志社会动员的方法

     

        一是刊发社论和短评,以理服人。《群众》杂志针对国内外时事及时发表评论,反馈战场信息,并通过犀利的言辞引起群众共鸣。针对日本攻陷南京后发表的将扶植汉奸政府、实施以华制华的声明,《群众》发表社论,号召“我们要以民族团结的铁拳,彻底抗战,来回答敌人否认国府吞灭中国的野心,来打击敌人‘以华制华’的毒计。”(《以团结抗战回答敌人的声明》,《群众》第1卷第7期)

     

        二是发表诗歌、小说和戏剧,以情动人。这些作品描绘了群众的英勇抗战,朗朗上口,富有感染力。“四更里黑沉沉,我们出了敌营门。卧倒射击砰砰啪!看你们还杀中国人?!五更里东方明,武装起来多精神。东南西北去游击,打他的汽车收县城!”(史轮:《老百姓偷枪》,《群众》第1卷第13期)《日本友人的诗歌》系列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坚定了民众抗战的信心和立场。《保卫家乡》等纪实小说通俗易懂,塑造了有血有肉的抗战英雄,号召群众效仿学习。《群众》将充满抗战气息和革命精神的剧本配上乐谱发表出来,扩大了抗日戏剧的传播,秧歌剧如《汤光琪锄奸》、《牛永贵受伤》等更加贴近民众的日常生活,动员效果更好。

     

        三是刊登漫画和木刻,加深读者对所呈现主题的印象。《群众》1940年的每期封面,都会配合主题安排一张漫画或木刻,或表现帝国主义战争带来的惨状,或表达对汉奸托派分子的抨击,或展现抗战边区的欣欣向荣和对抗战的信心。在内容安排上,也时常将漫画和木刻穿插于文字中,通过直观的画面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是转载演说稿,让读者感受全国高涨的抗战热情。在特定的节日、纪念日或重大事件发生后,全国各地都会有大大小小的集会,《群众》杂志及时转载集会中的精彩演讲,让读者感受集会时的战斗激情。如用醒目的大字刊登《延安各界群众大会响应精神总动员通电》,让读者看到这一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引导他们也加入到精神总动员的行列中来;还经常转载毛泽东等领导人在会议上的演讲,并刊发群众的反映,宣扬革命精神,号召群众团结抗战。

     

        五是设置读者信箱,加强编读互动交流。通过开设读者信箱,一方面直接和群众互动,帮群众答疑解惑,指明方向,避免民众被敌方信息混淆视听;另一方面从读者来信中了解民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找准工作的着力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动员工作。

     

        抗日战争是一场综合较量,不仅是军事层面上的斗争,更是物力、人力、精神上的比拼。要在战争中占据优势,必须有坚实的群众基础。社会动员是构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有力基石,“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群众》杂志作为中共进行社会动员的重要阵地,采用多种形式,开辟社论、短评、通讯、小说、戏剧、诗歌、漫画、木刻、读者问答等多个栏目,从军事、文化、经济、教育等多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社会动员;它坚持群众路线,注意用具体的事实、实例,联系群众生活,使动员落到实处,入脑入心,收到实效,成为人民群众在黑暗中前行的“灯塔”。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