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体滑坡、塑化剂等热点事件牵动着公众的神经,但最后,事故责任追究却渐无音讯,事件调查也雾里看花。新华社报道称,“热回应冷处理”目前已成为一些政府部门应对热点事件的工作套路。
对于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不少地方学会了“迅速表态”。客观来讲,与之前对舆论质疑置若罔闻、不理不睬相比,政府部门的“热回应”算是一个进步,能积极回应,至少打开了“良性互动”的关口。然而,这“迅速”的后面,是否真的会“给人民群众一个真诚负责任的交代”?
其实,“积极回应”只是政府部门与公众互动的第一步。回应之后,政府部门如何深入调查解决,才是公众和舆论更为关心的问题。然而从现实来看,“第一时间”的及时回应、号称“严肃查处”的官方表态、以“道歉”代替“问责”的淡化处置,很多时候没能给出事件真相。公众的疑问一个也没有解答,政府的公信力就这样慢慢流失。
对于热点事件“热回应冷处理”,正成为一些政府部门舆情公关的一个手段:通过积极表态,至少可以缓解舆论对热点事件的围观热度,进而给自己淡化处置热点事件以一定的缓冲期。从“塑化剂”、“毒胶囊”风波,到山西长治的苯胺泄漏事故,有关方面看似诚恳的迅速表态,背后则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为让事件不了了之制造缓冲期。
习惯于“热回应冷处理”的政府部门,总以为时间是最好的稀释剂,时间一长,公众自然会淡忘他们曾经关注的热点事件。殊不知,随着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越来越高,参与的手段和方式也越来越专业和成熟,对热点事件的冷处理,并不会让媒体和公众的注意力减退或转移。而且,公众和舆论早已学会了“回头看”,去找哪些该担责的没担责、哪些该处置的没处置,发现当初官方诚恳的“积极回应”不过是轻飘飘的公关手段。
如果任由“热回应冷处理”成为有关部门应对舆情的“技术手段”,那就是从源头上破坏“干群良性互动”的社会生态。事实证明,对热点事件妥善处理,不仅不会伤害政府公信力,反而会让公众在公共事件中重塑对政府的信心。让这一好的社会生态持续健康生长,除了加强对事件相关责任人的问责力度,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