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23日 星期三

    智慧教育:回应“钱学森之问”

    王力可 《 光明日报 》( 2013年01月23日   12 版)

        “钱学森之问”这一经典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多年来一直为社会各界所关注,教育者们更是围绕此问不断反思、探寻、求新、创造。2012年12月,“第四届中国智慧思维学术研讨会”踏雪迎风举办,教育界人士再度聚首,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智慧学校创建”等问题,试图为破解“钱学森之问”作出新的尝试。

     

        钱学森曾说过:“人才要熟悉科学技术体系,熟悉哲学,理、工、文、艺结合,有智慧。”与会专家们意识到,在钱学森看来,人才培养与发展智慧早已联系密切,中国教育培养出的杰出人才,不仅要学会知识技能,更要具有较高的、全面的、内在的智慧。

     

        “智慧”在《辞海》里的意思是“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犹云聪明。”中国教育学会前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解释“智慧”在这里的两个涵义:一是指能够认识人和事物的本质、辨析其是非曲直和发展变化、判断处理其矛盾等等;二是指能发明创造,包括发现事物发展的新规律。

     

        智慧不是天生,而是需要培养的。89年前,鲁迅在北师大附中作了题为“未有天才之前”的演讲,就说,要培养天才,首先要有泥土。有了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

     

        那么,什么才是智慧的教育?如何才能在大众中发展智慧的教育?教育者应如何开发青少年儿童的智慧?

     

        让童年放飞于自然的天空

     

        开发青少年儿童的智慧,首先需遵循自然规律。各地探索智慧学校建设的一线教育者们对此达成了高度认同。他们认为,遵循自然规律,就不能拔苗助长;就要顺应青少年儿童成长的阶段和个体特征;就要将教育融于生活,将生活融于教育,帮孩子养成一生受用的好习惯;就要读懂学科,读懂课堂,让孩子的睿智自然生发、流露。

     

        一个现象在今天越来越普遍:许多家长和学校都希望孩子“更早起跑”,从而过早或过量地对他们进行知识灌输。北京西藏中学副校长罗飚谈到了在很多学校看到的情况: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学校开设的必修课除了语文、算术,还有英语、管乐、五线谱、绘画、软式网球,周日还要学习剑桥英语。这样,孩子们每天至少得写作业两个半小时,还不算听英语的时间……但在专家们看来,知识并非学得越早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顾明远教授强调,早期教育对开发儿童的智力确实是很重要的,但这种开发并非让孩子过早地识字、算数。智力的开发是阶段性的,也是多方面的,包括认知能力、特别是非智力方面的能力,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认识自然界的事物、培养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合作的能力、培养阳光开朗的性格等等,要在活动中、游戏中自然地获得这些能力。过早地小学化,会压抑孩子们发展多方面能力的空间和兴趣。

     

        同时,知识不等于智慧。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那希本认为,知识是智慧的基础,但绝不是智慧的全部。智慧教育,以启发、方法、自主发展等为核心,要注重让学生去思考、去发展、去创造,绝不应该用大一统的模式,简单地用考试分数来衡量孩子的进步。知识要变成智慧,就需要活学活用,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产生疑问和矛盾,在解决疑惑和矛盾的过程中激发智慧。

     

        童年是属于大自然的,不管哪种形式的教育,只有落实到自我教育、自主发展,才可称得上真正有价值的教育。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只有在真诚、理解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学生才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从而热情地吸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因此,遵循自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发展,才是遵循自然规律的深度的、本真的体现。

     

        让学习植根于心灵的渴望

     

        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亦菲一再强调。顾明远教授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他认为,兴趣是学习之母,是学习的最强劲的动力,或者叫做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有两种:一种叫外部动机,一种叫内部动机。各种外部的压力和奖励都能产生外部动机,但这种动机是不能持久的,压力取消了,或者压力带来了反压力,学习的动力就会消失;奖励得到了,或者没有得到理想的奖励,动力也会消失。内部动机是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出自内心的需要,这种动机才是长久的。当然,有时外部动机也能转化为内部动机,例如学生本来不爱写作文,但偶然一次作文受到老师的好评,激发了他的兴趣,他喜欢起作文来了。因此,兴趣才是学生持久学习的内部动力。

     

        那么,兴趣从何而来?一是来自儿童的天性——好奇心。二是来自活动。在活动中会产生很多疑问,总想寻求答案。所以,老师要组织学生活动,来激活他的思维,提高他的兴趣。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往往与教育不得法有关: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有老师讲,学生被动地听,没有活动,思维就无法被激活,学生对学习就会缺乏兴趣。同时,师生关系如果不好,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孩子成为完整的“人”

     

        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永福认为,培养人才的目标是要培养人的“大智慧”。拥有大智慧的人做事首先做道德判断,其次才是价值判断,再次再做资源、能力、方法、结果等的判断。他认为,“一个道德缺失的人无论如何算不上一个智慧的人。”张家港市思维研究所所长顾秉均也认为,道德、情操等品质是智慧的一个重要因素。

     

        专家们一致赞同:要将孩子视为完整的人,重视孩子的整体发展,培养孩子的非智力素养。

     

        知识和智力之外的素养是与智慧有密切联系的。品德高尚,性格开朗,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学习执著,离智慧的人生往往距离不远;一个心胸狭窄、自我封闭,或者见异思迁、缺乏毅力的人,很难成为大智大勇的人。综观历史上的杰出人才,没有一个不是对自己的事业充满兴趣和爱好,通过不懈努力而获得成功的。

     

        最突出的例子是德国化学家李比希。他出生在一个药剂师的家庭,从小帮助父亲配制各种药品。他喜欢制造炸药,一次把炸药带到学校里做实验给同学看,结果爆炸了,于是他被学校开除。但他立志要成为一名化学家。父亲介绍他到朋友家当学徒,并给他一个阁楼做实验。不幸的是,他在实验中把朋友家的房顶炸掉了,只好回家。他15岁时就通过实验,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物质——雷酸。后来,他考入波恩大学,精心研究有机化学,并把相当多的时间用于农业化学研究,成为“有机化学之父”、“农业化学之父”。

     

        智慧的教育为我们重新审视目前的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杰出人才的培养不是靠某一个阶段的突击就能够成功的,而是需要从孩子的一生来考虑,统筹安排每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各阶段相互配合,全面系统地开发学生的智慧思维。钱学森在世时,便就人才培养提出了“大成智慧学”,他认为:“一个有才智的人,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和高尚的情操,这是不断激发智慧的根基和动力。”“人的智慧是两大部分:量智和性智。缺一不成智慧。”美国中华智慧学学会会长张庆松指出:钱学森对智慧和教育的探索,将为我们从事教育事业、培育优秀人才,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迪。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