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流感高发季节,北方的个别省份,如北京、山东等,甲型H1N1在流感病毒中的比例在逐步上升,从去年12月1日到今年1月6日,全国共报告了360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2009年甲流大爆发的记忆犹在,今年的甲流是否很可怕?对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地坛医院主任医师蔡晧东。
今年甲流不会爆发
记者:为什么去年以来甲型H1N1在流感病毒中的比例会上升?这种现象正常吗?
蔡晧东:自2009年由猪流感病毒变异而来的甲型H1N1流感大爆发后,甲流病毒并没有根本消失,只不过转为小范围地流行。甲流的流行有一定的周期,小流行约每2到3年一次,大流行约每10到15年一次。每一个流行波过后,甲流就会“消停”一段时间,但不是像SARS一样完全从人间消失,而只是感染的人少了一些而已,尤其是重症的病例会减少。因为每次流行后,被感染的人就会产生一定的抵抗力,这些人往往就不会再得甲流,甲流流行率就降低了。2009年猪流感的流行一直持续到2010年春,离现在差不多2到3年,因此可能出现某些局部的小流行。
记者:您认为甲流已成为季节性流感,这是否意味着它的发生和流行会成为常态?
蔡晧东:准确地说,不是“甲流成为季节性流感”,而是2009年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现已成为季节性流感。所谓季节性流感是指常年在人间流行,但有一定的季节性的流感。在我国,每年的冬春季就是季节性流感的流行季节。所以,以后我国每年发生的流感中都会存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流行。
疫苗免疫期只有一年
记者:卫生部解释,最近我国甲流的流行毒株与北半球2012-2013年的疫苗株匹配性较好,怎么理解?
蔡晧东:现在流行的病毒和我们疫苗中可以预防的病毒株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现在的疫苗对预防现在流行的流感是有效的。
记者:那是不是只有注射过流感疫苗或受过甲流感染的人,才会对甲流病毒有抵抗力?这种抵抗力能持续多久?能否抵抗发生变异的新型流感病毒?
蔡晧东:受过甲流感染的人会对甲流产生一定的抵抗力,但只会对其感染过的甲流病毒产生一定的抵抗力。因此,如果病毒发生变异,我们需要根据病毒变异的情况研究新的流感疫苗。
受过甲流感染或接种过流感疫苗的人,抵抗力均不会持续太久,一般一年后就会减弱或消失。成都疾控中心对我国国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究显示,免疫后1个月,有75.86%的人产生了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效的抗体,但产生抗体一年后,62.03%的人的抗体下降,儿童和老年人接种疫苗后的第二年,疫苗则完全失去了保护力。所以,打了疫苗一年后,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疫苗的作用可能消失或减弱,第二年还需要重新接种疫苗。
春节人口流动更需防流感
记者:卫生部强调,最近发生的甲流病毒没有发生变异,那未来发生变异的可能性有多大?
蔡晧东:流感难以控制和预防的重要原因在于它非常容易发生变异。因为流感病毒不仅感染人,还可以感染动物,甚至人和动物相互感染。由于感染动物与感染人的流感病毒的基因序列不完全一样,如果相互感染,就像老百姓常说的“串种”一样,则会变异成一种新的病毒。2009年的新型H1N1甲流病毒,就是从猪流感病毒“串种”到人间的。
卫生部所说的“变异”,是针对疫苗的免疫效果而言的。流感病毒每年都会发生一些微小的变异,但这些微小的变异不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大的变异并不总是发生,一般几年才会出现明显的变异,并影响到疫苗的效果。
记者:近期甲流的流行会发生什么变化?哪些群体需重点关注?
蔡晧东:甲流通过病人或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唾液、痰和喷嚏飞沫传播,它的流行有一个特点:先城市,后农村;先大城市,后小城市;先集体,后散居;随着人员流动,沿着交通线传播。春节前后是民工返乡又回城的高峰,大量流动的人口有可能把北京和一些大城市的流感疫情,沿着交通线传播到小城市和乡村,引起“民工潮甲流流行”。此外,学生每天在教室里上课,人员比较集中,再加上期末考试比较劳累,也容易造成甲流流行。
流感的每一次流行会出现几个流行波,每一个流行波持续3周到4周。所以,现在打流感疫苗还不晚,从疫苗接种到机体产生抗体,一般2周左右,这可以预防春节期间至春季的一波流感流行。(本报记者 陈海波)
相关新闻
教育部要求各地落实学生晨检制度防范呼吸道传染病高发
本报北京1月15日电(记者邓晖)为预防控制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在学校发生和蔓延,保障学生身体健康,教育部今天发布加强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预警通报,要求各地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以做到传染病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通知指出,根据卫生部2013年1月10日发布的信息,目前北方省份已经进入了流感的高发季节,未来几周将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随着气温的降低,预计南方省份也将逐渐进入高发季节。各级各类学校要注意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的空气流通,指定人员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要定期打扫卫生,保持环境清洁。要指导和督促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勤晾晒被褥,勤换衣,勤洗手,不共用毛巾手帕等。
同时,针对已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或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上升的地区,通知特别强调可酌情减少或停止大型室内集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