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14日 星期一

    解读十八大·国防和军队建设系列文章 ⑧

    强兵必先理财

    《 光明日报 》( 2013年01月14日   11 版)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走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是强军固防的最佳途径。

     

    相离者弱,相反者亡

     

        1937年,军事学家蒋百里先生在其《国防论》中提出:“民族的生活条件与战斗条件一致者强,相离者弱,相反者亡。”战争耗费巨大,打的是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未来的信息化战争,胜负更多的是取决于和平时期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当前国家安全和发展面临强国战略压力,与周边国家领土争端增多,经济高速发展不断积累国内矛盾的情况下,尽快实现富国强军的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

     

        “强兵必先理财”(蒋百里语),世界上鲜有不会理财而富国强军者。军事强国在其富国强军的历史进程中,均有正确的、适合本国国情的理论来指导其国防和军队建设。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1914年,被称为20世纪亚当·斯密的国防经济学创始人——赫斯特,出版了《战争的政治经济学》,首次全面地论述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1935年,德国的军事家鲁登道夫出版了《总体战争论》,要求将民族、国家和经济密切结合为一个有机总体。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应和民用工业结合的思想。党的十七大、十八大都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目标。这既符合我国安全和发展目标,又适应国防经济建设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

     

    战略布局失策的恶果

     

        国土空间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全面均衡发展国土空间战略布局,是强军固防之基,也是“理财”的重要内容。这方面中国是有深刻教训的——抗战爆发初期,由于国民政府国土空间战略布局不合理,导致政府不得不组织大量工厂内迁,中国民族工业的悲壮之举,承担了国家经济战略布局失策的后果。

     

        国家经济战略布局得当,就可通过国防建设项目整体效用价值产生的地区乘数效应,拉动地区相关产业和科技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发展区域经济。如美国最大的海军基地——诺福克港,通过发展军港经济,成为世界著名的深水港,世界最大的煤炭输出港,产生了巨大的军事、经济效益。

     

        我国地区发展的差异性导致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并不平衡,东南沿海经济占GDP比重已达到70%以上,这与20世纪30年代我国江浙一带的经济发展情形极为相似。新中国建立初期,仍是70%以上的工业偏集于占国土面积不足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上个世纪60-70年代,我国进行了三线建设,这对于调整我国国防工业的战略布局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没能很好地与市场经济、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等因素结合起来,所以改革开放后,许多三线企业发展受限,又不得不陆续搬迁。

     

        合理地调整国家经济战略布局,对于实现保障国家经济利益拓展的国防战略目标至关重要。怎样做好当前我国的国家经济战略布局呢?首先,是要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国土主体功能区建设规划的高新技术产业区、能源要地、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基地等加强国防建设,以形成有利于国防建设的国家整体技术格局、国家物资储备布局、基础设施支撑条件布局。譬如,为实现经略南海的战略目标,需要国家统筹规划桂、粤、琼及三沙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建立跨琼州海峡的陆岛海联动交通运输体系,综合利用三亚深水港的优势,形成我国西南重要的出海口,这样既满足了经略南海的军事需求,又能有效地拉动海南经济和科技发展。再者,要想在全球拥有重要影响、保障国家海外战略利益,须重点发展航空运输和海运业。国家应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对外延长中远程航空线,对内重点加强重要战略要地和地区的支线机场,改革空域管理体制,提高国防战略资源的空间布局动态调整能力。

     

    民间蕴含巨大力量

     

        毛泽东说,兵民是胜利之本。中国革命胜利的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建设成就表明,必须充分认识和调动民众中蕴含的巨大力量,才能又好又快又经济地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东南沿海的一些省份的民营企业对区域工业总产值的贡献已达到90%以上。特别是一些高科技行业的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的开放性与独立性,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信息沟通频繁,能够快速跟踪、吸收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并进行二次创新,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可以引导其成为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这就需要国家建立扶持民营企业参与国防建设的激励机制,发挥出民营企业的优势。第一,通过制定适当的产业政策和必要的统筹建设专项规划,引导相关民营企业从国家长远利益出发,开发适用对路的军民两用技术和产品;第二,加强军事需求与民企资源对接,充分利用和整合军地科技力量促进军地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领域双向交流与联合攻关,完善“产学研用金”紧密结合、共性技术双向转移、创新平台互认、国防科研准入、关键技术集中攻关和科技园区孵化机制;第三,建立完善骨干民营企业参与国防建设的组织机制。如建立民营企业参与国防建设的重点培育机制,及时发现产品的军民两用价值,鼓励推进其产业化应用等。第四,通过财税优惠、政府优先采购、增加军品订货、经费补助补贴等政策资金支持,以及建立民营企业参与国防生产的项目审批、引资、产品研发的绿色通道,使他们参与国防建设和获得政策支持一致起来,形成民营企业参与国防建设的长效激励机制。(特邀嘉宾  解放军后勤学院教授  李 英)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