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

    老眼昏花 并非无药可医

    北京医院眼科 戴虹 喻晓兵 卢颖毅 《 光明日报 》( 2012年12月30日   06 版)

        随着年龄增长,许多中老年人都会出现视力衰退等现象。他们往往会说自己“老眼昏花”,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任其发展。殊不知,这背后可能隐藏着眼部疾病,而这些疾病其实并非无药可医。

        在众多老年人易患眼疾中,白内障、青光眼和老年黄斑变性较为常见。但前两种眼病多数人都有所了解,而老年黄斑变性却鲜为人知。调查发现,九成公众不识老年黄斑变性。其实,该病对视力的损害非常严重,是发达国家50岁以上人群中致盲的主要原因。在我国,50岁以上人群老年黄斑变性的患病率高达15.5%,70岁以上患病率达20.2%,即50岁以上人群中,每7个人中就有1人是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由于老年黄斑变性早期症状不明显,极易延误治疗。随着疾病发展,会出现对比敏感度下降、暗点、视物变形、阅读能力下降、色觉功能减退等症状,但不是所有患者都会有这些症状,疾病早期或单眼发病时症状通常被忽视。很多患者待视力已接近完全丧失再去就诊,却已造成严重伤害,无力回天。

        新生血管是老年黄斑变性失明的主要病理机制,根据是否有新生血管的形成,老年黄斑变性可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类。从危害程度来看,湿性黄斑变性的危害更大,90%的患者视力丧失都是由此造成的。其造成视力损害的原因主要是异常的新生血管在黄斑区生长,引起视网膜出血、水肿及视网膜组织的破坏。研究表明,大多数湿性黄斑变性患者在疾病开始的3个月里,视力会急剧下降,如果未能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两年内85.1%的患者视力将降至低于0.1的水平,即医学上统称的“法律盲”。此时,阅读、驾驶、洗衣做饭等基本日常生活都将受到严重影响,限制了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能力,降低了他们的自理信心或独立感,易发生骨折、抑郁等疾病,由此产生的护理费用也成为个人和家庭的沉重负担。

        老年黄斑变性如此凶险,但在2006年以前,全球对该病几乎束手无策。临床上主要依赖光动力疗法和激光等治疗手段稳定病情,但难以改善视力并且容易复发。直至抗血管新生药物雷珠单抗的临床应用,才使得该病治疗获得突破性进展。国际临床研究显示,经雷珠单抗治疗后,部分患者视力提高可高达4行。目前该药已获得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成为我国唯一用于眼科的抗血管新生的药物。因此患者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可延缓病情发展,最大程度维持和提升现有视力。老年黄斑变性国际联盟建议,55岁以上人群每年接受一次眼底检查,一旦出现黄斑变性征兆,需前往大型正规医院,咨询眼底病专家,进行眼底镜检查、光相干断层扫描及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最终才能确诊是否罹患老年黄斑变性。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该药物是玻璃体腔注射药物,也就是向眼球内注射,因此对操作医生资格和操作流程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患者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为规范玻璃体注射操作,北京医院眼科已建立起向美国和欧洲看齐的标准操作流程,并参与起草我国玻璃体注射临床规范,旨在为患者提供成熟、优质的诊疗服务,同时提升我国眼底疾病整体诊疗水平。

        此外,老年黄斑变性的发生与年龄、遗传、环境因素如长期暴露紫外线、环境污染、吸烟、与血抗氧化水平下降等因素有关,戒烟、坚持锻炼、健康饮食如多吃绿叶蔬菜、鱼类等可降低发病风险;补充大剂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E、叶黄素和锌,也可大大降低病情进展;在户外工作的人群多使用墨镜、阳伞、帽子等防晒工具,日照最强烈的正午时分,最好避免户外活动。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