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

    深入南极

    ——我国南极科考二十九年征程回眸

    《 光明日报 》( 2012年12月24日   13 版)
    小艇运货
    冰区航行

        编者按 提到南极那片95%面积被冰雪覆盖的大陆,多数没去过的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企鹅、冰川、极光。但对科考队员来讲,这些只会带来一闪而过的新鲜感。长时间伴随他们的,是狂风暴雪、低温缺氧等恶劣环境气候带来的生命危险,还有考察站里单调寂寞的科研工作。

     

        就在这样恶劣的外部环境下,从1984年至今,我国科考队员在没有装备世界一流科考船的情况下,成功完成28次南极科学考察,建立了长城、中山、昆仑三个科学考察站,取得一系列世界瞩目的科考成果,使我国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组织、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国家南极局局长理事会的成员国,在国际极地事务中,拥有了参与权、发言权,甚至决策权。

     

        我国第29次南极科考队不久前从广州出发,又一次奔赴那片近1400万平方公里的冰雪大陆,预计航程约27460海里。此次科考时间和以往的28次差不多,需持续半年左右。不过此次科考最重要的任务,是为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建设进行选址调研。

     

        那片神秘的大陆,到底有什么吸引着我国一批又一批科学家?南极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子?我国科学家在南极科考中有哪些重大发现?让我们走近那些多次赴南极的科考队员,一同踏上这段我国科考队走了二十九年,并还将继续走下去的风雪南极路。

     

    南极大陆: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圣地

     

        “那里不像是在地球上。日常我们很容易能看到的绿色植物、人,甚至沙子,南极都没有。手机没有信号。有一段时间太阳不落山,有时又一连50多天见不到太阳。到处是冰山,冬天有风暴,最大风力会达十三到十四级。如果出站迷失,很可能带来生命危险,这种情况国外考察站就发生过。”这是五次赴南极的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综合处处长夏立民向记者讲述的“南极印象”。

     

        既然南极环境气候这么恶劣,为什么那么多科学家冒生命危险去呢?“南极气候环境独特,是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圣地。”夏立民毫不迟疑地说,“美国甚至在南极建立了基地,训练宇航员。比如南极蓝冰区附近,集中了地球90%以上的陨石,蕴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和信息。在南极,还可以进行鱼类多样性调查和样品采集、南极拉斯曼丘陵及邻区地壳演化研究、大气臭氧观测等项目。”

     

        的确,对多次去过南极的科学家来说,吸引他们的就不再是独特的冰川风光,而是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迫不及待探索未知世界的冲动,这些对人类的科学事业意义重大。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介绍,“像格罗夫山的考察,对于研究南极大陆的形成历史、演变都非常有意义。美国在南极点上建立的阿蒙森-斯科特站,还有俄罗斯、德国、日本、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合建的科考站,这些科考站占据了南极大陆的很多关键位置。俄罗斯的内陆站号称是曾经观测到南极地区最低气温的地方,被称为南极大陆的冰点。人类有气象记录以来,曾经观测到地球表面最低的零下89.2摄氏度的气温,就是在这里。”

     

        正因如此,29年来,我国许多极地考察工作者才一次次奔赴南极。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永山已在南极度过了9个春节。被誉为“蛋白宝库”的磷虾是张永山的研究对象之一。他说:“磷虾在南极具有哪些分布规律,哪些种类的磷虾数量居多,磷虾数量变化与南极生态系统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这些待解的问题,吸引着我一次次到南极。”

     

    真实历险:每人签下“生死状”

     

        今年10月30日,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专用码头,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出征动员大会在“雪龙”船上举行。每次科考,这种出征仪式,都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觉。因为无论是航行在浩瀚无际、风急浪高的汪洋大海,还是穿梭在冰山林立、暗礁丛生的南极冰区,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每次出发前,每位科考队员的家属都会签下一份南极科考告知书,我们称它‘生死状’。”夏立民告诉记者,“因为要穿越西风带,冰河区,队员出发前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我自己就亲身经历过好几次险情:车子在冰面上走,把冰面压裂了,差点掉进冰窟里。”

     

        这样的险情,在赴南极科考的路上很常见。第24次南极科考,“雪龙”号需要在冰区航行800多海里。由于是在冰区夜航,从雷达上无法分辨冰山和浮冰,只能依靠值班驾驶员和水手的眼睛来识别。从长城站返回中山站途中,“雪龙”号像穿梭在恐怖的“冰山丛林”,稍有不慎,就可能重蹈“泰坦尼克”号的覆辙。“雪龙”号是前苏联建造的一艘集装箱运输船只,对1.2米厚的冰,加上上边大约10公分的浮雪,可以像切豆腐一样把冰切开,但如遇到一些厚冰的堆积,就很难顺利前行。

     

        出站考察也会遇险。黑龙江测绘局的考察队员吴学峰,回忆起自己的一次遇险经历:“我和4名同伴单车出征考察内陆冰盖,遇到暴风雪,由于没电,车也没暖风,窗外温度是零下36摄氏度。我们不停聊天,虽然十分困乏,可不敢睡觉。因为太冷了,怕一睡就醒不过来了。”

     

        科学考察站里的生活,也不方便。“食物特别是蔬菜短缺,我们一般先吃绿叶菜、黄瓜,再吃土豆、洋葱、鸡蛋等。”夏立民说,“在南极,存放得最久的是鸡蛋,但鸡蛋必须每隔一星期倒过来一次,这样最长曾经存放到14个月。在站里,队员最怕生病。站里的医生看头疼发烧感冒等小病没问题,做手术就没条件。有一次在长城站,一个队员急需做阑尾切除手术。只有医生,没有麻醉师,只能由几个队员用力按住他,痛苦程度可想而知。”

     

    中国科考:书写“冰盖之巅”传奇

     

        克服重重困难,我国科考队员在南极大陆,书写了一个个中国首次和世界首次。

     

        2009年,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中,我国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这是在南极大陆海拔4000米以上建立的唯一考察站,其他任何国家没有考察队到达过这里。在被称之为“人类不可接近之极”的冰穹A(南极冰盖最高点)地区建立了GPS卫星跟踪站,这也是全球首个在极其寒冷的环境中建立的GPS卫星跟踪站。

     

        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中,我国首台“南极巡天望远镜”成功登上海拔4000多米的南极“冰盖之巅”,安装在昆仑站,目前已可以通过卫星进行远程遥控,实现全自动、连续监测银河系内的上亿颗恒星,并能够用来搜寻太阳系外行星。

     

        现在,冰架热水钻机、海冰漂移浮标、极端环境无人无线冰雪智能观测系统及机器人等高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使我国在极地地质、冰川、生物、海洋、大气、空间物理、天文、人体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开辟了南极深冰芯钻探、天文观测、冰下山脉探测等极地研究新领域,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国际科学期刊上,如关于南极冰盖起源与早期演化的研究结果,就在国际顶级科学杂志《Nature》上发表。

     

        PANDA计划,是首个由我国极地科学家牵头组织的大型国际合作考察与研究计划,已取得了一系列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成果:我国科学家利用冰芯记录取得东南极冰盖存在小冰期的明显证据,重建过去2680年内该地区火山沉积记录;完成格罗夫山地质构造、古气候环境变化等多学科综合调查,发现和回收南极陨石1618块,使我国陨石保有数量跃居世界第二;通过古气候变化研究揭示东南极冰盖表面升降历史;实时监测了全球性污染物汞在海洋边界层大气中的浓度及其形态特征,并结合数值模式研究揭示了极地“汞雨”形成的大气化学机制。

     

        正因为我国科学家在南极科考中的卓越表现,中国现在在国际极地事务尤其是南极的影响力显著提高。如我国提议设立格罗夫山哈丁山特别保护区,获得第31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通过,成为《南极条约》第168号特别保护区,将我国参与对南极的治理落到了实处。

     

        曲探宙介绍,我国第一艘“联合设计、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目前已完成概念设计,新破冰船计划于2014年下水“服役”。到时,我国的南极科考一定会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更大的贡献。

     

        (图片由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提供)

     

        背景链接

     

        中国南极科考站目前共有三个,分别是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

     

        长城站

     

        建于1985年2月15日,坐落在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 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是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在该岛上,除长城站外,还有智利、俄罗斯、韩国等其他国家设立的7个考察站。暴风雪频繁是长城站的最大特点,每年大风天数在60天以上,最大风速可达40.3米/秒。长城站现有大型永久建筑10座,包括生活栋、科研栋、气象栋、文体栋、发电栋、综合库、食品库等。夏季可容纳60人左右考察,冬季可供20人左右越冬考察。越冬期间的主要常规科考观测项目有:气象、高分辨卫星云图接收、地震、电离层观测。

     

        中山站

     

        建于1989年2月26日,位于东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拉斯曼丘陵的维斯托登半岛上,西南距艾默里冰架和查尔斯王子山脉几百千米,是进行南极海洋和大陆科学考察的理想区域。中山站位于南极大陆沿海,比长城站寒冷干燥,更具备南极极地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零下l0摄氏度左右,极端最低温度达零下39.3摄氏度。中山站建站以来,经过多次扩建,现也初具规模,有各种建筑15座,包括办公栋、宿舍栋、气象栋、科研栋和文体娱乐栋,以及发电栋、车库等。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在中山站全年进行的常规观测项目有气象、电离层、高层大气物理、地磁和地震等。

     

        昆仑站

     

        是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上的科学考察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建设规模为558.56平方米,配备发电、水处理、交通和通讯等配套设施,可满足24名科考人员生活和工作。该站可开展深冰芯钻探、天文学观测、冰下山脉地质钻探等科学观测计划。(本报记者 袁于飞)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