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则有关编制的新闻引起关注:黑龙江哈尔滨公开招聘环卫工人,竟吸引了2954名本科生和29名硕士研究生报考,一名研究生接受采访时表示,因为有稳定的事业编制,所以并不介意当一名环卫工人;而在河南郑州,一位青年辞掉公务员职务上街卖菜,至今未能获得家人的谅解。
一边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争个事业编制,为求稳定放下身段;一边是抛开稳定选择创业,却遭受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异样眼光。一进一出之间,折射出当下人们对于编制的纠结心态。
在转型期的中国,编制成了一种“围城”——外面的挤着想进去,而出走者同样义无反顾。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一些单位改制后去掉了编制,不仅没有因此停止发展,反而激发了人们的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在市场中焕发出新的活力。而一些死抱着编制不放的单位,却在市场化的大环境中处境尴尬。那种有了编制就万事大吉的求稳心态、“能进不能出”的体制机制,阻滞了从业者的优胜劣汰,不利于事业的开展,成为转型的沉重包袱。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多种所有制经济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并非只有有编制的工作才能提供良好的职业待遇和发展前景。在一些民营企业或外资企业,职工收入要远高于一般公职单位。并且,随着事业单位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过去存在于“体制内外”不同的福利待遇差异,正在改革中逐渐消弭。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个更加开放、平等的人才环境,终将会形成。
对个人来说,追求稳定的就业环境、有前途的事业预期,是趋利避害的本性使然,无可厚非。但对整个社会来说,如果人才过度集中地流向某一个领域,很可能导致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调整和事业单位改制的推进,应该说,容易改的部门已经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基本都是“难啃的骨头”。对此,需要以更大的勇气推进用人机制改革,进一步打破身份固化的藩篱。唯有打破传统的用人“双轨制”,营造自由流动的良好氛围,才能激发人才身上的创造力,引导人才稳定就业、积极创业、乐观敬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