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皆素质渊薮浸矣春风化雨,四端乃品德本根充之舜日尧天。”走进甘肃省甘谷县伏羲学校小学部的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教学楼门柱上的巨幅对联,很难想象这优美的书法出自该校一名12岁少年之手。伏羲学校的前身是甘谷县土桥小学的“伏羲班”,它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教授、著名书法家吴鸿清先生进行传统教育的试验点。如今,经过六年的奋斗,“伏羲班”发展成为“伏羲学校”,有自己的小学部和初中部,在这里,每个孩子每天都要上一节书法课。
当前书法发展的“热场面”与“冷思考”
近年来,中国书法的发展越发热闹,以2012年为例,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或承办的书法展览活动就有20余个。这些活动除了全国第三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二届册页书法作品展等传统项目展览外,还包括以历史人物、书法大家和书法经典及地域冠名的新开发的书法展览。另外,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冠以中国书法之乡、之城的地区还在增加。
以上这些实例足以证明当前中国书法发展的火热和繁荣。然而,在人们为之欢呼、鼓舞的时候,中国书法当前面临的问题、未来书法的发展方向,仍然是很多书法家思考的问题。
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秋子先生认为,书法正逐渐脱离实用的范畴,变成一门纯艺术。“近年来书坛上兴起的‘流行书风’‘展览体’是这个时代浮躁心态的一种体现,”秋子说,“传统上,临帖被看作是学习书法的必经阶段,现在很多人却忽视了这一点。”启功先生曾将对书法碑帖的临习称作“吊嗓子”,就如同京剧演员一样,长时间不吊嗓子,就唱不准,就要“走板”。
“流行书风”兴起后,书法创新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书法继承的强调日渐式微。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王岳川先生在博文中写道:“中国书家今天有一个很大的文化焦虑,怕自己不够创新,担心自己与古人雷同。这种文化焦虑是上个世纪的文化失败主义导致的,只能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来疗治。”
再者,当前很多书法工作者单纯“炫技”,“字外功”不足。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华诗词协会会员尚墨先生认为,在古人那里不存在“字外功”和“字内功”之分,古代没有职业的书法家,书法家首先必须是个对传统文化有精深理解的文化人。“书法所谓的‘书卷气’,是通过提升内在修养得来的,不是靠技巧得来的。纵观历史,知名的书法家无一不同时具有至高的文化修养。”尚墨说,“苏子瞻‘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的名句就是强调文化素养对书法的重要性。”
针对当前书法发展存在的问题,吴鸿清认为,书法的前景在于书法教育。“书法教育是素质教育,搞素质教育没有书法课就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吴鸿清说,“从古代到民国初期,毛笔一直是学习和书写汉字的主要工具。”
高校书法教育:在不断探索中逐步前进
我国的高等书法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3年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最早创办了本科书法教育专业,书法艺术正式步入大学校园。几十年来,高等书法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如今,书法专业教育从专科到本科,从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规模上已相当完备。
据西北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逸峰介绍,目前全国有书法本科教学点76个,硕士点40余个,博士点10个左右,博士后流动站1个。培养模式主要分两种,分别是艺术类院校培养和综合型、师范类院校培养。艺术类院校把书法作为艺术学科,注重书法的艺术性教学,这种模式的高校有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综合型或师范类院校着眼点更广,注重书法的文化性教学,这种培养模式最典型的代表是首都师范大学,1985年该校创立了书法专业,1999年成立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2005年升格为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高校书法教学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学位点建设方面虽已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当前书法在高校学科中仍处在比较边缘的位置。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所高校具有书法学位授予权,书法专业一般都挂靠在艺术学院、文学院,也有挂靠在历史或哲学的院系下。“这一方面证明了高校书法教育发展的不成熟性、书法地位的边缘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书法学科本身的综合性、包容性特点。”李逸峰说。
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了新的议案,将艺术学从文学划分出来,作为高等教育的第13个学科门类,美术学也因此上升至一级学科,中国画与书法并列,成为美术学下的二级学科。新议案的通过表明书法在高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上升了一个台阶。
中小学书法教育滑坡值得忧虑
当高校在近二十年得到较快发展时,中小学书法教育却出现了滑坡,其普及程度甚至不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2011年8月,教育部发文,提出了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的要求,并有了具体的课时安排,这个文件虽然姗姗来迟,但仍然称得上是“及时雨”。“现在提倡书法进课堂是一个好的开端,有的学者提出,汉字的书写关乎中华文化的传承问题,”李逸峰说,“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书法文化是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她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优秀文化。”
吴鸿清认为:书法教育首先是定位的问题。从实用书写角度看,大量的文字工作都用电脑,没必要花费那么多宝贵的时间学习书法,从艺术的角度看,也没必要人人都学书法,只有定位在素质教育上,书法教育才是必须的。学习书法可以培养小孩持之以恒的毅力、专心致志的定力、细致入微的眼力、辩证思维的脑力和准确表现的手力。当前书法教育开展不起来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对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认识不足,只把它当成写字课。第二,当前考试这个“指挥棒”里没有书法的位置。“如果高考或公务员考试之类的考试中,书法也能占分数,那好多人都去学书法了。”吴鸿清说。
李逸峰认为,目前中小学书法进课堂还面临一些困难。首先,书法教材编写和使用的问题。目前书法教材的编写如火如荼,出版的教材也鱼龙混杂。有一些出版机构和个人看中了书法教材教辅的市场,搭个草台班子去编写,这些东西流入市场,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如果缺乏鉴别力,购买并使用,就会影响书法教学的效果与书法学科的发展。
其次,书法课程标准建设问题。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发展成熟的学科都有课程标准,书法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是个新生儿,目前在课程标准建设方面亟须加强。书法课程标准是书法教学总的指导思想,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开设什么课程,该如何配备教师等等,都是课程标准应该明确规定的内容。
第三,书法基础教育本身的研究问题。对中小学基础书法教育的研究目前还是个空白,书法基础教育具体应该怎样做,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中小学书法教育只有建立起书法基础教育的理论体系,才能称其为一门完备的学科;只有用书法基础教育理论做指导,中小学书法教育才能真正普及、推广、提高和完善。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最终会走向盲目。
(本报记者 宋喜群 本报通讯员 曹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