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25日 星期日

    五代人一支舞

    《 光明日报 》( 2012年11月25日   04 版)

        在大巴山晴朗深秋的映照下,盆景似的城口县城美得让人有些感动。88岁的刘远昌穿过蝴蝶般飘飞的彩叶,每天两次准时到达红军公园。他是“红军公园夕阳红钱棍舞艺术队”的组织者和“总教练”,正在县文广新局的帮助下编写宣传十八大精神的唱词。公园里上午大约有100来个艺术队队员,下午会来四五十位。不管人数多少,刘远昌都会兴致勃勃地当好自己的“总教练”。“要不了几天,我们就可以用钱棍舞宣传十八大精神了!”刘远昌幽默地拉开架势,老小孩一般调皮地笑了。

        在城口县,痴迷钱棍舞的刘远昌可是个大名人。钱棍又称连宵,在民间流传已有上千年历史。钱棍一般由一根一米长的竹棍,两端嵌上数枚铜钱,再缀以流苏做成。表演者随着音乐的节拍,用钱棍敲击全身关节,平稳流畅、活泼轻快、老少皆宜。刘远昌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钱棍舞迷,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他们都会表演“打钱棍”。耳濡目染,刘远昌自小就喜欢上了钱棍舞。

        “听我的爷爷说,当年红军来城口时,也特别喜欢用钱棍舞搞宣传。”刘远昌说,城口人都喜欢钱棍舞,红军的宣传效果特别好。城口解放时,当地群众跳钱棍舞欢迎解放军入城,刘远昌就是当年的领舞者之一。

        以前的钱棍舞,动作简单、唱词也简单。随着电视在农村的普及,被当地群众称为“地坝坝”的钱棍舞也受到了冷落。将近10年的时间里,全县只有刘远昌和他带着的几个人坚持跳钱棍舞。为了传承这种具有浓郁地域风情的艺术形式,刘远昌和老伴先教自己的几个儿女和孙子、孙女,然后“全家总动员”义务传授钱棍舞。在只有3400多人的岚天乡,他们一家硬是教出了2000多人的钱棍舞队伍。

        2009年,城口县决定打造“中国钱棍舞之乡”。县文广新局请专家对传统的钱棍舞进行改造,配乐中加进了二胡、钢琴、锣鼓,舞蹈动作和队形更富于变化,也更有观赏性了。县委、县政府将每年的10月26日定为“钱棍舞日”,还定期开展“民间民俗文化展演”、“千人钱棍舞表演”、全县“钱棍舞大赛”等大型活动。兼具娱乐和健身功能的新钱棍舞,很快又受到了人们的追捧。人口不到26万的城口县,现在已有600余支钱棍舞表演队,一共培养了3万余名钱棍舞爱好者。

        刘远昌一家现在都有自己传授钱棍舞的“根据地”。他和老伴分别在县城的两个公园。两个儿子,一个在学校,一个在社区,分别有很多徒弟。每逢钱棍舞大赛,刘远昌的孙子孙女们,都会成为街谈巷议的小明星。

        (本报记者 张国圣)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