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24日 星期六

    专家观点

    规范注射“针”重要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24日 10版)

        在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办、BD中国支持的“达标,从规范注射开始”—— 2012中国糖尿病规范注射周总结会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委、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晓蕙教授与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陆菊明教授共同指出:糖尿病规范注射流程的简化将对患者有效掌握规范注射技术,实现血糖达标起到关键作用。

        郭晓蕙教授说,根据一项涉及全球16个国家、171个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只有不到一成的患者掌握了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技术,直接导致我国已经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中只有37%的患者血糖达标。为了改变这一现状,2012年中国糖尿病规范注射周今年4月启动。活动历时8个月,覆盖全国40余座城市,100多家三甲医院及专科医院。通过多种形式从医生、护士、患者、媒体等多个层面全面推广普及糖尿病规范注射技术,截至9月底,共有3037医生人次、1467护士人次参与。

        “注射部位轮换不规范、重复使用注射笔用针头、注射手法错误以及患者教育的缺失,是目前胰岛素注射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陆菊明教授指出,以注射笔用针头为例,目前市场上的胰岛素笔用针头和胰岛素注射器都是按照一次性使用的标准设计制造的,胰岛素注射治疗中,应保证胰岛素笔用针头和胰岛素注射器一次一换。重复使用会影响注射胰岛素剂量的精确性,并导致皮下脂肪增生和硬结的产生,从而影响胰岛素的吸收。

        陆教授进一步介绍说,“胰岛素规范注射技术包括9个步骤。其中,注射时正确捏皮的方法以及进针的角度,是很多患者在实际操作中最容易出现错误的环节。如果选择目前广泛使用的4mm或5mm超细超短型的针头,在注射时几乎无疼痛感,注射时大多数情况下无需捏起皮肤,单手操作即可。这将使规范注射流程进一步简化,在方便糖尿病患者的同时,也使注射更准确、更安全、更舒适,客观上为不断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和规范操作性提供了基础。”(郭亚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