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

    黄格胜:泼墨寄情写家园

    《 光明日报 》( 2012年11月16日   12 版)
    水源头村口(中国画)
    漓江百里图(中国画·局部)
    苗楼秀(中国画)
    阳朔冬岭写生(中国画)
    苗山高(中国画)
    清奇古怪(中国画)
    金山岭长城(中国画)
    壮 锦(中国画·局部)

        当代中国画家中,能数十年持之以恒坚持深入生活写生的画家屈指可数,黄格胜走的这条以写生创作为主要手段的艺术道路,从创作手段来讲并非其独创,在他之前的诸多山水画大师如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等也都如此。他们采取的手段相同,都是深入生活写生创作,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艺术各有各的面貌、各有各的价值和意义。而黄格胜的价值和意义,正是他在写生创作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一条富于新意的路。岁月证明,他走出的是一条成功之路,且最终由此而促生了一个新的南方画派——漓江画派的兴起,并因此也将黄格胜与广西美术史,乃至整个当代中国美术史紧密而又深刻地联系在了一起。

        黄格胜把写生创作当作自己常年坚守的本分,在写生中亲近自然,体验生活,感受自然万物与社会生活的无穷魅力,并通过这种艺术实践来反复检验和反思“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真谛。黄格胜在艺术上的聪明之处,是他善于充分利用自己既有的有利条件来设计自己的实施方案。作为一个壮乡之子,他首先的切入点便是家门口的灵山秀水。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为了创作巨幅长卷《漓江百里图》,曾徒步走遍了漓江两岸,画了数千张的写生素材,后来这些素材凝练成了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漓江百里图》。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偶然发现了桂北山区的元宝山以来,这里的山寨便成了他百画不厌的重要题材。在这里画过多少张写生连黄格胜自己也已讲不清楚了。弹指一挥间,几十年他去了元宝山近百次,在那里少则一个星期,多则一个多月。其对山寨研究的熟悉程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连寨子里的每条狗他都叫得出名字。而那种艰苦的生活,也用黄格胜自己的话来说叫“吃得苦,经得累”。这次在中国美术馆圆厅展出的山水画巨作《壮锦》就是在这种深厚背景下产生的。

        近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家园——黄格胜国画展”,所展出的作品是他数十年来“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成果,从总体内容上来看,是横跨了黄格胜自己各个主要时期的写生创作的精品。从题材上主要分为三类:漓江、少数民族山寨和祖国名胜。黄格胜画的漓江是在他深入观察之后进行的对景创作。艺术风格上,他主要把握了漓江最具特点的“清、奇、秀、润”四个方面的关键点,他的构图、笔墨、设色等都从这四个主要方面出发来考虑,这次展出的《漓江百里图》小中见大,能充分展现漓江之美。

        少数民族山寨题材可以说是黄格胜用功最深的,展出的也多是八尺和丈二匹的现场对景写生创作,尤其是以二十八张八尺连接成的巨幅创作《壮锦》为黄格胜这一题材的集大成之作。其以丰富的内容与完善的技法,描绘出了黄格胜心中对壮乡那种雄浑博大的崇高感的追求,有一种非巨幅不能骋其情的豪气。这幅巨制显示出了黄格胜对山水画写生创作的一个新的高难度的巨大突破,同时也彰显出了他身上所饱含的旺盛的创作激情。

        黄格胜,壮族,现任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广西艺术学院院长,漓江画派促进会会长。  (王 锐)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