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04日 星期日

    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鹦歌岭”

    ——青春纪实剧《执着》光明日报社专场演出侧记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04日 01版)
    《执着》演出现场。本报记者 杨慧峰摄

        “喂——鹦歌岭,我们来了!”

     

        一群年轻人在舞台上用激情与真诚喊出内心的豪气时,现场观众被感染了,掌声响起。

     

        11月3日晚上,反映海南省鹦歌岭自然保护区工作站青年团队精神的青春纪实剧《执着》,亮相北京世纪剧院,为光明日报社广大职工专场演出。从中午开始,寒气来袭,冬雨下个不停,北京市气象局提醒广大市民“双休日本市有明显雨雪天气和较强降温”,“尽量减少外出”,但依然阻挡不了光明日报社员工的脚步,他们迫切地要来分享舞台上的这个早已熟知的故事。

     

        不了情缘

     

        在演出前,作为这部青春纪实剧的艺术总监,三亚艺术团团长李士伟提前和他的团队“摊牌”:这天晚上,坐在台下的这群观众有些“特殊”。

     

        “特殊”,源于鹦歌岭与光明日报社之间的不了情缘。

     

        今年3月,光明日报社驻海南记者站站长魏月蘅在采访中得知,鹦歌岭自然保护区工作站有27位年轻人,5年来默默无闻、克服艰辛,在深山里坚守理想,奉献青春,在开展生态保护和科研工作的过程中历经痛苦与欢乐、寂寞与精彩、付出与收获。她被这些青年的精神境界深深触动,不顾路途遥远,不惧坐“摩的”上山,走近这个群体,感受他们的工作环境与生活情景,触摸他们的内心情感与思想境界。4月9日,《选择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27名大学生重建海南鹦歌岭自然保护区工作站纪实》的报道在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真实生动的文字、质朴感人的笔触,一石激起千层浪。5月4日,鹦歌岭自然保护区工作站青年团体被授予第十六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以此为发端,光明日报社与这个群体结下了深深的情谊,而且彼此之间有来有往。5月7日下午,鹦歌岭青年团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光明日报社举行,受到光明日报社员工的热烈欢迎;7月10日,光明日报社海南鹦歌岭基层工作站挂牌,24名新入社人员在这里接受了为期6天的拓展培训,和这个青年团体“亲密接触”,同吃同住同工作。

     

        3日晚上的专场演出,是光明日报社与这些“老朋友”在舞台上的又一次相见,也是彼此之间的一次“缘再续”。

     

        艺术气息

     

        光明日报上的这篇报道,让李士伟感动不已,决定要做点什么,“这是个好题材,赶紧和同事商量,看能拿出一个什么样的作品。”他3次带领20多位演员和编导,奔赴鹦歌岭,开始采风之旅。他们日夜兼程,从着手创作到公演,只用了54天的时间。

     

        “光明日报发掘了这个故事,用那么动人的文字第一次将鹦歌岭青年的故事展现在世人面前。相对于其他观众,这里的编辑、记者对他们更有感情,也就对演出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我跟同事在演出中必须拿出十二分的精神,接受特别的‘检验’。”演出之前,《执着》的编导兼主演王迪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一只只蝴蝶在画面上飞过,鹦歌岭上的一幕幕生活景象随之展开。碧蓝的天空,翠绿的树林,清澈的河水和清脆的鸟鸣,一群身穿黎族服饰的男女在山上、田里、溪边忙碌着……浪漫唯美的场景,清新淡雅的风格,舞蹈和话剧有机结合的新颖形式,《执着》的艺术气息引发观众的共鸣。

     

        “当我走进密林深处,看到阳光下摇曳的伯乐树,跳着奔跑的鹦歌岭水鹿,还有那神秘的桃花水母,我在想,假如我的青春也是一首诗,我又该把她献给谁呢?”创作者们并没有拘泥于鹦歌岭大学生们具体的事例,而是截取了他们工作、生活中的部分片段,提炼出7个人物作为原型,对鹦歌岭青年团队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度挖掘,通过独白、旁白等多种形式,真实传达出当代年轻人对于人生价值、目标理想和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思考。

     

        “剧中那些内心独白都说到了我的心坎上,我跟鹦歌岭的青年们年龄差不多,虽然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但面临过同样的困境。”光明日报教育部编辑杜冰的爱人耿志强也一同前来观看演出。他说,剧中人物在事业和爱情之间的抉择,在个人价值和群众利益之间的取舍,以及在鹦歌岭山顶那场关于“走还是留”的内心碰撞,都是用年轻人的语言和行为方式呈现出来的,“就像在演我身边的故事,通过演员的精彩演绎,我理解了同龄人的困惑,也正因为他们那些真实的思想斗争,让他们的形象变得更加可爱,更加饱满。”

     

        感动依旧

     

        在演员的举手投足之间,在“抉择”“挑战”“见证”“告白”“发现”“执着”等6个篇章的起承转合之间,这个群体身上所弥散的“青春之美”在舞台上喷薄而出。

     

        光明日报国内部记者周洪双在鹦歌岭接受过拓展培训,他称呼这个青年团队的成员为“师哥师姐”。在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他得知,当初“师哥师姐”们面对的鹦歌岭“伤痕累累”,如今这里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保护模式,生态恢复良好,成为了海南生态保护的中心枢纽。他细心地发现,当地的黎族村民对“师哥师姐”的称呼由“儚”变成了“侬”。在黎语中,“儚”是对陌生人的称呼,“侬”的意思则是自家兄弟。

     

        今晚的演出,让他再一次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与“师哥师姐”们相处的日子历历在目。他说:“看了《执着》,让我更加坚定信念,要向鹦歌岭的“师哥师姐”学习,刻苦耕耘,在新闻战线上肩负起发现和弘扬真善美的使命。尽管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认准目标、坚持到底,终将有所作为,不辜负社会的期待,也不辜负自己的青春年华。”

     

        作为主创,王迪也深深地被这个群体所打动,“他们一下子点醒了我,觉得有必要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重新审视,他们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对人生的追求更纯粹,值得我好好学习”。

     

        “通过欣赏《执着》,让我进一步地认识到,鹦歌岭的青年群体扎根基层,深入生活,体现出了良好的精神境界和职业情操,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寻找到属于自己心目中的‘鹦歌岭’,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勇于坚守,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演出结束后,光明日报社人事部副主任赵玉敏接受采访时说。

     

        (本报北京11月3日电    本报记者 李蕾 王国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