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04日 星期日

    你不知道的世界人口变化

    作者:郭志刚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04日 09版)
    图为本文作者郭志刚教授在“文明对话”世界公众论坛上就人口问题发言。

        在人类对“人口爆炸”的惊恐和困惑中,全球人口形势却已悄然发生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变化——著名人口学家为你揭开世界人口问题的真相。

     

        人口增长,快还是慢?

     

        在人口问题上,计划似乎永远赶不上变化。去年世界人口跨越70亿,媒体争相报道“人口时钟走得太快”。然而,从人口学界的最新研究进展来看,这种舆论实际上已经“过时”了,并不能反映全世界人口发展的现实,因为当前的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已经比几十年前大为减缓,而且世界人口格局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虽然部分地区的人口仍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但另一些地区却面临着难以逆转的负增长。

     

        上个世纪,人们经历了人口的爆炸性增长,从1950年的25亿到1985年的50亿,全球人口翻番仅用了35年时间。其间,美国学者保罗·厄瑞驰在1968年出版的《人口炸弹》一书引起轰动。世界人口急剧增长进入了全球议程,全世界都兴起了家庭计划。20世纪后半叶,全球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生育率下降,2012年全世界总和生育率为2.4,相当于平均每对夫妇生育2.4个孩子。其中,发展中国家的总和生育率为2.6,尽管还略高于理想更替水平(通常用2.1表示),但是与1962年的5.4相比,已经降低了一半以上。快速的生育率下降大大延缓了人口增长,世界人口增长率从1950~1970年的2.1%降至2012年的1.02%。

     

        与此同时,世界人口形势还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局面。发达国家的生育率下降并没有在达到理想更替水平时结束,而是继续下降。2012年发达国家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6。并且,这种趋势已经开始向很多发展中国家蔓延。低生育水平成为一个新的世界性问题。尽管全球人口未来仍会继续增长相对较长一段时期,但不少国家和地区却面临甚至已经变为人口负增长。根据世界人口数据表,2012年低生育率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46.3%。

     

        当今世界总人口虽然仍处于增长趋势,但各大洲之间的差异很大,各自面对完全不同的人口前景。非洲的生育率最高,人口增长还很快;而澳洲、亚洲和美洲的生育率已经大致处于更替水平线附近,人口增长率明显减缓;欧洲的生育率则已经远低于更替水平,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负增长。

     

        那些关于生育率的错觉

     

        研究人员还发现,尽管经典的人口转变理论仍可以用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解释各大洲的人口情况,然而它却并不适用于解释当今世界的低生育率现象。

     

        比如,人们普遍认为,穷人爱生孩子,所谓“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然而,美国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超级大国,但其生育率多年来却都保持在更替水平线上,只是最近两年才略低于更替水平。欧洲的生育率最低(1.6),但是欧洲内部生育率最低的却不是人均收入最高(36000美元以上)和城市化水平最高(75%以上)的西欧(1.6)和北欧(1.9),反而是在经济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的东欧(1.5)和南欧(1.4)。另外,东亚地区人口密集,相当于整个欧洲人口的两倍以上,生育率也非常低(1.5),成为低生育率的另一个极点。实际上,整个欧洲经俄罗斯转接东亚,已经形成了横跨欧亚大陆的低生育率人口地带。

     

        这条低生育人口带上,东亚国家或地区排在世界低生育率前列。香港、澳门和新加坡均100%为城市人口,其生育率低就不必说了。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86%、82%和78%,总和生育率也分别为1.4、1.2和1.1,远远低于理想更替水平线。

     

        东亚地区在语言文化上属于儒家文化圈,而“多子多福”、“多代同堂”被当作是儒家传统文化特征,所以,人们往往有“儒家文化鼓励生育”、东亚国家生育率高的印象,但从目前的形势看,这些国家却出现了广泛的低生育率现象。

     

        对此,研究人员认为,所谓“儒家文化崇尚多子”很可能只是这种文化适应以往小农经济的历史现象,而并非其本质。因为东亚儒家文化圈内的日本、韩国乃至中国台湾地区都较快地完成了生育转变,并已名列世界低生育率的最前列,这反映出儒家文化在人口方面有迅速根据新形势进行调整的能力。

     

        当然,人口进入低生育水平并不等于会马上停止人口增长,这是因为人口增长惯性仍会在一段时间中产生较大影响。例如,早在15年前,泰国的生育率就已低于更替水平,目前仅为1.6,但是其人口仍在增长,人口增长率为0.6%。尽管泰国每对夫妻的生育数早已低于更替水平,但由于过去的高出生率形成了目前庞大的育龄妇女群体,因此出生数仍高于死亡数,使人口继续保持增长。这种由于人口结构因素导致的人口增长就是人口学所说的惯性增长。但是,随着低生育水平下的出生人群进入生育年龄,出生人数就会越来越少,同时人口老龄化又会导致死亡人数越来越多,最终导致人口总量下降。

     

        这世界变化太快

     

        总的来看,世界人口在以往60年里经历了两次历史性转变,先是加速增长,然后转为减速增长并开始出现局部负增长。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面对着不同的人口发展形势,应对不同的人口问题。

     

        高生育率人口往往死亡水平也很高。为了应对较高的死亡风险,人们不得不靠多生来保持人口延续,这种不稳定状态导致人口快速增长,少儿人口比例过大。这是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四五十年以前,不少国家都面对这样的情况。

     

        随着死亡风险降低,生育率也会随后降低,这便是人口转变。在人口转变期间,生育率的下降却往往会相对滞后,因而人口转变期间多半仍会伴随人口增长。以往50年,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先后经历了这种情况。

     

        从前的人口学理论有一个潜在的假设:当生育率下降到更替水平线以后,人口转变就基本停止了,人口形势逐步进入稳定状态,从此,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就越来越小。然而现实人口形势发展却打破了这一“理想化”的假设,许多发达国家和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生育率一直在下降,已经远低于更替水平,而且这种极低的生育率已经持续多年,使这些国家的人口快速出现少子化和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逐步萎缩,面临着或已经开始出现总人口的缩减。

     

        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已经面临着极低生育率导致的人口失衡,虽然政府多方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却难以奏效。实际上,尽管许多国家曾有过控制人口增长的成功经验,但却还没有一个低生育率国家找到一套真正行之有效提高生育水平的办法。

     

        随着世界人口形势的不断变化,各国政府对于生育率的态度也在积极调整,特别是以往曾推行过家庭计划的政府,面对低生育率,开始纷纷调整生育政策。因此,世界人口战略出现了一个新趋势,即认为当前生育水平过低的国家比重在过去三十多年中逐年攀升:1976年仅为10.7%,主要为芬兰、法国等欧洲国家;2009年则翻了一番,达到24.1%,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等东亚和大洋洲国家也纷纷加入这一行列。

     

        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再视生育如洪水猛兽,而是困扰于生育水平的持续低迷。它们纷纷推出新人口政策,从人口增长控制转向社会福利鼓励。比如,继新加坡(1984年)、韩国(1996年)之后,泰国政府今年也出台了“提高生育率”的新人口政策。

     

        (作者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市人口学会会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