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十年·启示

    道德建设与社会发展并行

    作者:卢黎歌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30日 11版)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从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以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为宗旨,以破解社会面临的难题为导向,着力开展思想道德建设,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深入人心、荣辱是非界限形成共识、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好事不断涌现、社会丑恶现象遭到社会公众舆论的揭露和强烈谴责、社会风尚正在向健康良性方向发展的局面。

        1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就道德建设问题发表重要讲话,为我国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确定了原则。这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得以健康发展的政治保证。

        为落实思想道德建设的历史任务,党中央、各部委颁发了一系列文件。过去的10年,是我国出台关于思想道德建设文件频率较高的时期,这些文件正产生着重要而持续的影响。这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得以健康发展的组织与政策保证。

        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取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重仁爱、讲礼义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培养善良的道德人格,在中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10年来,在群众的积极参与下,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更加丰富,制度日趋完善,载体日渐多样。

        在思想道德方面,以区域或家庭为载体,可以提高参与人员的覆盖率和社会和谐,如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建设与评比。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可以吸引更多人的参与热情,如由戏剧爱好者、音乐爱好者、书法爱好者、影视爱好者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等。以代际、专业的活动为载体,可以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或者代际特色,如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老年人为主的老年大学;以不同职业为主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与遵守,以企业界为主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报告制度”,以新闻界为主的“走转改”活动,以社会管理部门为主的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以涉及民生领域行业的“用产品展现人品”的活动等。以节日为载体,可以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如通过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可以传承和弘扬仁义礼智信和孝敬、友爱、感恩等传统道德精神。以地方精神为载体,可引起人们对价值观的思考,凝聚一个地方的人气,对提炼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很有意义。如北京精神、陕西精神等。

        10年来,我国坚持正面引导为主,加强思想建设、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弘扬正气,扬善惩恶,综合治理道德领域中的失范问题,引导社会风气向积极健康方向发展。

        从2007年开始,我国通过多种渠道,在全国征集道德模范的提名,中央隆重表彰了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这一活动,不仅使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得到社会认同和赞誉,更使全国众多群众通过发现、推荐道德模范的活动,受到价值观、荣辱观的自我教育,大大扩大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参与面,提升了思想道德建设的认同度。

        除此之外,10年来,对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宣传、表彰力度不断加大,模范不再是高不可及的完美圣人,而是可敬可爱可亲可近可学的身边好人,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正在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虽然也存在着官员贪污腐败、行业操守缺失、个体品德沦丧等违法败德行为,但主流还是好的。群众身边涌现出的一批又一批境界高尚的道德模范和催人泪下的身边好人坚定了我们善的信念。

        我们相信,社会发展需要道德进步,人民盼望道德进步,道德进步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集小善为大善,道德失范的现象终究会从人们的视野隐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必将重新得到弘扬。

        (作者为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道德模范评委会委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