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明显提升,2010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但这一比例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谈到公民的科学素养,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无疑是一个特殊群体。有专家指出,由于我国现行高中阶段普遍采用文理分科的教育模式,容易导致此人群的科学知识及能力短缺。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尤其是人文社科工作者的科学素养,已成为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和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一环。
记者也注意到一个现象,目前人文社科工作者,尤其在高校师生中,利用星座预测命运的现象极为普遍,甚至不少大学生面临工作或婚姻抉择时,也常问计于星座测试、塔罗牌占卜等方法。我国人文社科工作者的科学素养到底如何?目前主要面临哪些问题?如何提高这一特定人群的科学素养?2009年,教育部专门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对此进行专题研究。近日,记者采访了该项目课题组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黄文彬副教授。
人文社科工作者的科学素养总体超过公众人群,但运用科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具体问题的能力不足
记者:此次调查的人文社科工作者主要指哪些人群?他们的科学素养情况如何?
黄文彬:我们在北京、湖北和云南3个省份中随机抽取了82个单位的8000名人文社科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人群包括教师、研究生、管理者、出版工作者以及相关部门的服务人员等,涉及文、史、哲、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管理学等学科。问卷以2007年第七次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问卷和高中级公务员科学素养调查问卷为主要参考。
调查发现,对于随机挑选的6个有代表性的科技观点,人文社科工作者的回答正确率为70.1%,超过公众人群的34.2%。但是,他们运用科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具体问题的能力稍显不足。在治疗和处理健康问题的首选方法上,33.1%的受访者选择看西医,26.9%的选择自己找药吃,选择看中医仅占18.2%;另外,选择自己治疗处理、祈求神灵保佑和什么方法都不用的多达7.2%。在运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具体问题时,仅49.0%的受访者运用了科学的方法。
记者:人文社科工作者如何获取科技信息?
黄文彬:在现有的科技信息获取渠道中,22.7%的受访者首选互联网,居于首位。但获取科学技术发展信息的最可信渠道,以科学期刊最多,占26.6%;其次是通过电视,占18.7%。互联网仅排第五,占11.5%。这一结果表明,互联网虽然已经成为人文社科工作者获得科技发展信息的最常使用的渠道,但其可信度并不高,他们更信任学术期刊和电视等大众传媒的科技信息。
星座预测命运受青年追捧,尤其在高校中更为风靡
记者:在调查中,有没有出现一些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
黄文彬:让人惊讶的是,星座预测命运受到青年追捧,尤其是在高校师生中更为风靡。六成多受访者表示尝试过星座预测,且相信者过半。青年热衷于星座预测命运,73.4%的青年参与过星座预测,参与者中表示相信的占42.2%。
而且,在对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或研究生的调查中,超过30%的受访者参与过且相信星座预测人生,且学历越高越相信。女性相对更加相信“求签”、“星座预测”、“周公解梦”等预测命运。
记者:对此,有什么对策和建议?
黄文彬:研究发现,星座预测迷信的社会影响已在一定程度上呈现蔓延之势,而且在青年中泛滥,对此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建议可作为一个专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要加大舆论宣传,创设正确认识“星座预测”等新鲜事物的社会外部环境,规范出版物管理,建议加强对星座预测等新鲜事物的针对性宣传与教育。其次,要重新评判和估量“星座预测”等舶来品所带来的影响,在学术领域对这一事物开展专题性调查并予以适当研讨与关注,鼓励促进人文社科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之间的广泛互动,积极交流,适时将其纳入学术讨论和科学研究的范畴。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在青年学生中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和咨询服务,引导和教育树立正确的信仰,组织开展“科教进高校”、“科教进课堂”等相关活动,增强学生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大力倡导用科学的理论思想武装大脑,用辩证唯物的态度去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尤其要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伪科学、真迷信加强防范与戒备。最后,要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科学素养,防止在课堂上传播星座预测,从而使更多青年人文社科工作者相信科学,不断提升科学素养。
学校教育机制和招生制度阻碍了人文社科工作者科学素养的培养,应将科普重心转移到培养个人兴趣上来
记者:您觉得目前人文社科工作者的科学素养提高存在哪些障碍?
黄文彬:学校教育机制和招生制度阻碍了人文社科工作者科学素养的培养。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文社科工作者科学素养较高,这说明当下通过教育手段对于人文社科工作者提高科学素养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比较薄弱。而高等教育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时,更应该重视基本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宽厚的基础上掌握较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目前的教育体制将培养科学素养推延到大学阶段,而这一时期的人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已不如少年时期,加之大学阶段的专业细化,这一时期培养科学素养的成本较高、收益不大。
记者:在少年时期如何提高人文社科类学生的科学素养?
黄文彬:应该逐步改变“重能力、轻兴趣”的社会思潮,制定完善的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计划。社会普遍关心和关注一个人的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的培养,却往往忽视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在提高科学素养中的作用和功能。建议针对人在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寓教于乐”,因材施教。在小学成立各种形式的科技兴趣小组,激发学生的科技兴趣。在初中开设科普知识课程和竞赛,具备条件的学校要定期举办科技活动节,引导学生自己组织有关科技知识的报告和展览等,增强科普工作的实效和吸引力,将科普工作重心转移到培养个人兴趣上来。在高中阶段,要为学生准备必要的科技材料,适度开放各科实验室,根据学生兴趣引导其从事自然科学方面的探索。
记者:针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总动员。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黄文彬: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资源,加强科学网站和门户网站建设,提高互联网的信任度,加大科学期刊的受众面。一方面,可在大众传媒平台上开辟科技专栏或者科技频道,建立起科技界、教育界和传媒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可以考虑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和帮助科技人员和新闻记者投身科普工作,对科技界、教育界与媒体之间的协作,对合作成功的典范予以重奖,以此来促进大众传媒将科技植入民心,也可极大调动大众媒体参与科普的热情和积极性。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由政府或行业协会主持开辟科技专栏或者科技频道,建立专门的网络资源分享科学技术信息平台,加快建设一大批趣味性和生活性强的科学网站和专业性门户网站,不断提高互联网的信任度。政府和各级组织开展的科普活动,着力培育对科普的认同感和积极性,扩大影响关注和支持,合理布局并切实加强科普场馆建设,同时建立大学、科研院所、科技馆等定期向社会公众开放制度,在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中加强与公众对话、沟通和交流,扩大科普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本报记者 袁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