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的一个周六,海关总署青岛培训基地5号楼内,忙碌异常。
机房里,围成圈的机器屏幕上,字符闪烁;键盘敲击声、争论声此起彼伏;不时有人走出房间,将提示工作进度的即时贴贴在走廊的公示板上。公示板的一端写着“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有完美的团队”几个大字……
这是青岛海关十大党建品牌——“老牟团队”工作室里的场景,也是一群热爱软件开发的党员技术骨干工作到周末的常态。记者近日来到这里采访。
2005年,为完成海关总署布置的“H2010工程”(海关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开发),青岛海关技术处党支部组织以软件开发科科长牟清杰为首的十三名党员骨干一起攻关。七年过去了,当年因临时任务“忙”到一起的这群人,已成为全国海关系统一支响当当的软件开发团队——“老牟团队”。
从临时性的任务小组到品牌化的专家团队,“老牟团队”的背后,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生动实践。
“一帮人做一堆事”
“老牟团队”成员们常说一句话:“我们是一帮人做一堆事。”
2005年,青岛海关党组号召关区各级党组织结合本职工作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彼时,牟清杰率领的临时任务小组已名声在外,“老牟团队”应运而生。
几年里,在技术处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面对“一堆事”,“老牟团队”迅速成长,从关警协同工作平台到动态数据仓库,从关区职能监管系统到烟台保税港区信息化建设,团队不仅承担了青岛关区全部的软件开发和应用项目建设任务,还为全国海关系统的技术难题做出了突出贡献。
老牟团队成员个个是技术好手,而团队正是在调配人力上做文章。团队打破过去“纵向”按项目建立工程组的模式,按任务统筹使用人员,下分为总体架构、数据分析、联系处置、统一门户四个小组;在职责上,有的负责整体设计,有的进行需求分析,有的盯着质量保证。团队还将软件开发常用的“瀑布模式”改为“敏捷模式”,建立简洁的协作流程,减少沟通成本。
“这样的工作模式让我们感觉,不是在被动接受领导布置的任务,而是在自主管理中快乐奋斗,体验创造的乐趣。”团队里唯一的女性胡小杉说。
“一帮人做一堆事”做出了效率:2005年以来,“老牟团队”共完成海关总署H2010工程建设项目55项中的7项,数量居全国海关之首;开发维护关级科技应用项目54项。获得全国海关科技项目一等奖4项,二等奖17项,获得全国科技项目一等奖6人次、二等奖27人次,有力地推动了海关信息化建设前进的步伐。
“用学习保持技术‘青春’”
在平均年龄34岁的老牟团队,44岁的牟清杰、38岁的孙学文、37岁的胡小杉等,仍是全国海关知名的软件技术骨干,长期处于技术研发的黄金期。
“我们是用学习保持技术‘青春’。”队员们如是说。
几年来,团队坚持“始终保持与业界先进技术同步”的理念,把技术处的支部活动与团队学习相结合,即便任务再重,也坚持开展“每周一讲”等活动,邀请微软等领先企业的高水平专家开展专项培训,让好创意、好技术在团队甚至整个技术处迅速普及。
对“技术青春”的追求,让他们始终掌握主动:在海关系统H2010搜索技术开发建设中,他们大胆提出了运用免费开源搜索引擎的建议,后经专家论证完全可行并付诸实践,仅这一项,就为全国海关系统节省投资2000多万元。
“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有完美的团队”
2012年7月,技术处处长、党支部书记魏晓光找来牟清杰,传达了关领导要求整理团队成员事迹的要求。拖了三天,老牟总算“交了差”——魏晓光在办公桌上看到了一张《“老牟团队”成员工作情况统计表》,详细列出了每个成员负责的项目、维护的系统。“事迹”变成了数据和任务名称……
几年里,一个个平台成功上线应用的背后,是团队每年人均加班800—1000小时的记录,编写代码727万行、文档200余万字,组织召开各类工程协调会260余次……
“人在一起只是团伙,心在一起才是团队。”据说,这是“老牟团队”的一句口号。在队里,1984年出生的刘颖慧、1988年出生的王腾,已经独当一面,成为骨干。“你能强烈感受到他们老中青之间的‘传帮带’,没有人摆资历,人和人之间很交心。”总署科技司工程项目处处长王小会常与“老牟团队”成员打交道,“只要和‘老牟团队’干过一次活儿,就能感受到他们的凝聚力。”
“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有完美的团队。”走过“老牟团队”工作室门口的人,都会看到这句话,也总会被吸引驻足。本报记者 王海磬 本报通讯员 李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