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16版: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专版    上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访谈

    痴心痴情地对待每一次采访

    ——访第十二届长江奖获奖者、本报记者郑晋鸣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26日 16版)

        记者:祝贺您成为本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的获奖者。可以谈谈获奖的心情吗?

     

        郑晋鸣:长江韬奋奖是中国新闻人毕生追求的最高荣誉。30年的新闻生涯中,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拥有这个奖项,现在它成为了现实,我很荣幸。

     

        饮水思源,我忘不了我的采访对象,那些给予我写作灵感、让我懂得生命意义的人,是他们在温暖着我的心,洗涤着我的心灵,帮助我在新闻路上越走越扎实。我感谢采访对象,也感恩读者、敬畏读者,是他们将信念和温暖传递开来,启迪了群众的思想。

     

        记者:全国新闻战线正在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就您个人而言,“走转改”活动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郑晋鸣:30年来,我一直在基层。我认为,记者就应该在基层,而且只有在基层,才能写出有灵魂的稿子。我曾走遍江苏南北的农村,写了《江苏农村的四个“不等式”》《土地都用来开发,我们还吃什么》《稳增长不能忽视农民消费群体》等走基层稿件。当地群众说:“文章写得好,把咱们百姓的心里话说出来了!”我为此而激动,为自己的工作而骄傲,这正是“走转改”精神带给我的。

     

        4个月前,中宣部组织中央新闻单位编辑记者进赣州。7天里,我跑了赣州4个县,一天一篇稿。瑞金叶坪乡华屋村那一整片高低错落的土坯房,在一户老表家中盛饭只能盛一半的残碗……这些场景,至今历历在目。“记者同志,讲掏心窝子的话,这山旮旯里穷了祖祖辈辈,要一下子富起来,难不难?难!但我们有信心,只要有党和政府的领导,我们就不会永远穷下去!”乡亲的话让我感慨万千。白天奔波于农田、村落,每到夜晚,我只有把基层带给我的灵感和感动诉诸笔端,心才会释然。

     

        记者:在您的记者生涯中,哪一次采访经历最令您印象深刻?

     

        郑晋鸣:六进汶川。可以说,汶川地震是我人生中经历的一次大考验。我虽是江苏记者,但实在按捺不住心情,把请战电话打给了光明日报总编辑:“驻川记者年龄大,我有战地经验,让我去吧。”

     

        从此,汶川灾区多了一位年近50岁、头发花白、身着迷彩服的“战士”。震后一个月,我和同事走遍了12个重灾区。震后一年,我六进汶川。

     

        凡是有抗震的地方就有感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消防官兵们活跃在一线,构成了灾区的《三重色:苍凉、希望和振奋交织》,抗震救灾医疗卫生救援队队员们奔跑在一线,《救死扶伤,尽显天使本色》,在党和全国人民的帮助下,灾区坚强地挺过了最难的日子。一年后,《青山又绿 映秀桃红》,一年的时间里,生命的伟大和坚强令人震撼。

     

        其实,从我成为记者的那一天起,身边的危险就无处不在,如同在汶川灾区的那段日子,随时有生命危险一样。正是那段日子,让我又一次深知生命之珍贵和生命之意义所在。对我个人而言,当一天记者,就要站好一班岗,痴心痴情地对待每一次采访,写好每一篇稿件。30年来,我始终怀揣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老百姓的爱,以一颗年轻的心、一颗痴迷的心在奔跑。本报记者 彭景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