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旋律响起,熟悉的面孔重现,熟悉的温热涌上心头。
10月25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评选”启动。因为恰逢十周岁之喜,这个名牌栏目第一次有了一个高朋云集的启动仪式。
新的出发,站在更高起点上
“《感动中国》属于全国人民。2012年,我们将打开大门寻找感动,让‘感动’影响更多人,”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说。
一系列新举措,让我们有理由期待更深的“感动”——
更开放的推选过程。启动仪式当日,“感动中国媒体联盟”成立,光明日报和全国29家地方平面媒体及中国网络电视台、新浪网、腾讯网、百度网等门户网站携手合作,为“感动中国”评选挖掘推荐候选人。“凝练并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本报和中央电视台的共通点,也应当是媒体的共同追求。我们将发挥优势,积极参与,发掘更多‘感动人物’的故事与价值。”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说。
更立体的传播网络。让“感动人物”的故事变成影片、走进院线,并组建数字电影流动放映队赴各地放映,这是“感动中国公益电影联盟”的职责所在。同日成立的这一联盟由央视和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太阳圣火国际传媒有限公司组成。“我们将全力以赴,争取早日拍出以‘感动人物’为题材的好片子,把感动送到全国观众身边。”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黄宏满含期待。
更切实的公益行动。借助微博等新媒体,对“感动人物”的发掘和帮助将同步进行。网友们可随时奉献爱心,对需要帮助的候选人进行资助。同时,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发起的“感动书屋”将陆续建立,为入选的农村学校捐建图书。“希望出版界同行加入进来,把它做成和‘免费午餐’一样的公益项目。”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刘学明呼吁。启动仪式上,他亲手把“十万码洋图书”的捐赠牌送到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李灵手中。这位小学老师欣喜不已:以后,孩子们的读物将不再只是自己蹬着三轮收来的旧书了……
感动无止境,发掘真善美、弘扬主旋律的路途亦无止境。
托举感动,幕后团队不辱使命
十年来,为“感动中国”默默付出的人不计其数。他们遵从内心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价值召唤,托举起了一批又一批“感动人物”。
重量级的推选委员会,一直是“感动中国”公信力与影响力的一大保证。新的推委会更新了近半数成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李小林,文化学者余秋雨,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吴孟超等人的加入,将为评选提供新的判断视角。
这是一个结构合理、覆盖面广的推选团队——既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刘姝威,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孙伟,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时文朝,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等专家学者,也有作家阿来、作家金庸,八一电影厂厂长黄宏,词作家阎肃等文艺工作者,还有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部长杜玉波,中宣部新闻局局长明立志等官员,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北京太阳圣火国际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童年等企业家,以及一批资深媒体人: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中国青年报总编辑陈小川,中央电视台总编辑罗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王晓晖,中国新闻社社长刘北宪,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黄传芳,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敬一丹,新华社高级编辑陆小华,新浪网总编辑陈彤,腾讯网总编辑陈菊红,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任赵微,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梁建增,新京报社社长戴自更,《读者》杂志社社长彭长城。
“每次写下推荐评语,我都斟酌再三。因为这个节目推出的每个人物,都会给国人带来巨大影响。”连续十年“留任”的陈小川表示,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将和同仁们全力以赴,不负重托。
在长江文艺出版社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出版的新书《感动的力量》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感人细节:时年90高龄的书法大师启功先生分文不取,向节目组赠送手迹作片头题字;著名歌手韩红友情作曲、献唱主题曲;节目制作团队汇聚央视各路精英,灯光、音乐、舞美团队怀一颗公益心全力付出……因为他们,越来越多的道德楷模被观众熟知,而他们也在寻找中收获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不变的感动,浓缩中国十年道德风貌
“感动中国”蓬勃成长的十年,正是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稳步推进的十年。
十年间,一大批“感动人物”被全国人民深深铭记,也引领着一股向善热潮在全社会勃然兴起。现在,全国各地以“感动”为品牌的电视节目已超过50个,每个都在当地备受追捧,共同宣传和褒扬着身处民间的道德楷模。
“他们身上,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品质,有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团结与力量,有新时代中国人昂扬向上的精神追求。我们向这样的人物致敬,就是要感染更多人加入学习先进的行列,让国民精神面貌更加积极向上。”胡占凡表示。
“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我们也看到了道德领域很多令人忧心甚至愤怒的现象。但是,人们关注之、声讨之,恰恰说明人们对是非善恶的明辨,对真善美的呼唤。人民期盼什么,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就该去做什么。”“感动中国”总制片人梁建增说,十年与“感动”同行的岁月,让他和团队成员们对中国的道德建设、对人民的道德风貌充满信心,也更加珍惜和重视身负的使命。
(本报记者 王斯敏 本报北京10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