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21日 星期日

    价值观维度中的网络语言

    作者:杜 锐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21日 10版)
    资料图片

        在网络成为人们必要生活方式的当今社会,网友们不断改编、制造并丰富着日常生活语言的范式及内涵,为人们的存在样态及交往方式带来了新的面貌,网络语言是其典型代表之一。网络语言(Net-speak)是指网民在网络平台上收集资料、发表观点、沟通对话、传播信息中使用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独创性、便捷性、寓意性的自然语言。与传统上相对单一、简化的语言形式相比,网络语言不仅加入了肢体、面部表情等传递情感、表现情绪的形象要素,还加入了更多的“表演性”、“夸张性”的色彩。伴随着网络语言向社会、政治、民生等问题的波及,其日益成为能够影响现实生活的“大众”语言。

        一、网络语言折射了网络时代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好坏、对错、真假、美丑、善恶等客观存在的稳定而持久的主观心理倾向。经济转型、社会变迁、政治图新、文化碰撞等社会因素固然是充实与丰富价值观内涵、诱发与激荡价值观形成与转换的深层力量,但语言在价值观的形成、培育及传承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

        网络以其开放、共享、迅捷的技术平台和简易、自由、平等的文化氛围培育着个性独立、意志自由、多元共存、平等自治的价值主体。在网络中,每个个体都有发布信息、表达好恶、质疑异见、针砭时弊的权利。而网络语言的大量出现,无疑是因应网络的这个特点而生的。也正因如此,网络语言作为社会存在的映射,存在良莠不齐的特性。

        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和社会转型中伴生的语言类型,网络语言在继承传统价值观的同时,也对其进行着反思与批判。当今世界的价值观是“多元”的,网络世界里也不例外,在这里,任何人都可能是信息传播的主体,只要他所提出的议题足够引人注目,就能够调动大众的关注。但同时,由于互联网信息的更新、淘汰速度极快,导致严肃和细节化的信息被剥离,语录式、游戏性的话语大行其道,突出表现在网络语言的运用缺乏规范,并大量地对社会固有的语言习惯进行消解、反叛和重构。这在青年群体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最具活力的群体,青年们力图求变、向往革故鼎新,他们自觉创造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网络语言,对这个变革时代作出反应、阐明态度、传递价值观念。娱乐至上的态度和反叛的心理使原本明显的错误很容易被青年人接受和认可,在商业化、娱乐化、大众化的助推下,网络语言以其特有的方式折射出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面临社会变革与价值冲突的现实状况。

        二、网络语言背后的价值观问题

        应当肯定的是,在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网络语言在社会变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种不合严格规范的网络语言被公众广泛接受并传播,各种夹带着强烈情绪的网络语体将公众对现实的态度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各种饱含深刻意蕴的网络热词记载着中国在社会转型期的典型社会事件,各种具有替换性、暗示性的网络语言从侧面表现出网民们对现实社会政治问题的强烈关注。这说明了当代中国公民自由平等观念的不断深化以及公民政治参与热情和民主意识的明显增强。与此同时,网络语言又展现出“反传统”、“反主流”、“反权威性”等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公民对以往“泛政治化”和“去个性化”的价值标准的批判与背离,也是对中国改革实践中产生的社会问题的反思与期望。

        不容忽视的是,网络语言中充斥着大量外来语言,这既体现了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也反映了全球化时代西方社会企图通过网络对他国进行价值观渗透。这种“软力量”打着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的旗号,以价值标杆自居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大加指责。但事实上,正义、自由、生命等价值观并不是绝对的、无差异的,而是有着民族差异性和阶级性的。同时,网络语言折射出的以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为代表的西方价值观对当前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冲击,以及那些带有讥讽口吻、逃避政治、反叛主流的网络语言确需我们深刻反思。我们需要警惕网络语言所流露出的那种淡化国家观念、揶揄崇高信仰,将光荣使命、优良传统等以往追求与遵循的价值目标排挤出去的意图。因此,对网络语言折射出来的种种价值观样态,我们有必要将其上升到国家意识形态的政治高度。

        三、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积极回应

        随着网络世界的不断延伸、网民数量的逐渐增多,网络语言及其构建的网络文化将对网民素质、网络民主、网络社会的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唯有正视这一趋势并积极应对才是科学的态度。

        当今时代,中国需要凝聚力量、以人为本、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具有进取精神、责任意识、崇高理想、创新能力的公民,抵制物质至上、安于享乐、自我满足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侵袭。执政党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向心力,化解主导价值观面临的困境。此外,需对网络语言所暴露出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诸如“躲猫猫”、“被增长”之类的网络名词实质上反映了民众对道德风尚的担忧、对资源分配的质疑、对制度缺陷的感叹等,反映了民众对社会公正的期盼。我们应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社会管理方式,解决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的成果,让人民群众尤其是城乡弱势群体拥有社会主义公民的归属感,真正增强对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拥护和信仰。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文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项科研项目《现代政治道德的内在理路》[NR2011012]的阶段性成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