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

    浙江洛舍:钢琴制造的乡镇奇迹

    《 光明日报 》( 2012年10月19日   07 版)

        洛舍是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的一个小镇,闻名世界的“钢琴之乡”,全镇有46家钢琴制造和配件企业,年产钢琴量占到了全国总量的1/8。“乐器之王”是如何走进“水乡古镇”的?江南古镇又是如何成为“钢琴王国”的?近日,记者来到德清县采访。

     

        敢于创新,钢琴制造的乡镇奇迹

     

        在德清县武康镇今年6月新建成的“钢琴文化馆”,洛舍镇党委书记沈月强向记者介绍了洛舍钢琴业发展的历史。“这是中国乡镇企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他说。

     

        洛舍钢琴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步,王惠林是镇上第一位开办钢琴厂的人,当时出差上海的他,看到很多人拿着大把钞票在排队买钢琴,惊呆了。一架钢琴售价一万多元还供不应求,木匠出身的他萌发了自己造钢琴的念头。

     

        1984年,洛舍第一家钢琴厂成立,这是当时中国的第一个民企钢琴厂,也是第一家乡镇企业办的钢琴制造厂。为解决人才和技术问题,他们到上海国营钢琴厂挖人才,但当时中国的人才体制完全处于禁锢之中,技术人员不能正式来,只能周末。没想到,此举竟引发了震动全国的“人才流动”风波——“星期六工程师”由此出现,中国人才流动的坚冰被小小的乡镇企业打破。

     

        洛舍人造出了第一架钢琴,被冠以“伯牙”之名。

     

        洛舍钢琴的历史开始了,产品很快行销全国,钢琴厂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1991年,洛舍钢琴开始走出国门,8架钢琴首次进入美国,小镇钢琴的音符在世界音乐家起伏的手指间跳动,演绎着世界名曲,这标志着洛舍钢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到2001年,洛舍钢琴产量已占中国市场的十分之一。自此,洛舍开始打造中国琴乡并开始培育区域文化,朝着集钢琴研发、培训、演出、文化交流与销售于一体的,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的中国钢琴音乐谷的目标奋进。

     

        文化品牌,钢琴制造的德清名片

     

        洛舍钢琴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早已不是什么“杂牌”,更不是什么“农民钢琴”。

     

        “近年来,我们引进日本全数控高科技钢琴专用设备和生产线,还从国外请了不少专家予以技术支持。”浙江乐韵钢琴有限公司负责人金文英说,“小富即安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了,钢琴企业的竞争优势要靠技术提升和品牌建设。”

     

        说到品牌建设,第一批办起钢琴厂的鲍海尔感受颇深,2010年的一件事更让他尝到了品牌的甜头!

     

        一天,鲍海尔接到一个客户的电话。“当时他说世博会期间,在生命阳光馆需要一架钢琴,时间很紧,问我能不能做。”

     

        撂下电话,鲍海尔马上让销售部门前往北京了解情况,确认属实后第二天就签了合同,一架三角钢琴的生产周期是45天,他们加班加点只用了一个月。

     

        盲人钢琴家孙岩用这架钢琴弹奏美妙音乐,欢迎前来世博会参观的中外游客。一曲结束,孙岩说,这是他弹过的最好的琴。之后,这架钢琴在北京义拍,最终以990万元的高价落槌。

     

        洛舍的钢琴发展壮大历史还引起了美国教授们的关注。2008年,由美国15所大学的21位教授组成的考察团专程来到德清考察,他们纷纷点头,认为这是“不可思议的现象”,并表示将把考察成果当作案例编入MBA通用教材。

     

        富了口袋,更要“富脑袋”

     

        今年3月,洛舍镇六家钢琴企业带着26架自主品牌钢琴,远赴德国参加“法兰克福国际乐器展”,首次以抱团的形式出击海外市场。展会上,印有“中国洛舍”的钢琴让客商们惊叹,26架钢琴两天内就被订完。

     

        回到国内,他们带回了不少订单,更带来一种差距感,企业家们认为,洛舍钢琴不能仅仅是钢琴产品,更要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从2001年开始,洛舍已成功举办了7届钢琴文化节;“洛舍钢琴”区域商标成功注册;洛舍钢琴文化产业园被列入浙江文化产业发展“122”工程20个重点文化产业园区。

     

        “过去,我们只注重销售和生产,缺少文化内涵,而现在我们就是要用文化带动产业前进。”鲍海尔说。

     

        钢琴文化馆的建成使钢琴与老百姓的距离更近了,可洛舍人又在考虑另外一个问题。

     

        “洛舍钢琴已经有28年历史,如果一个孩子从三岁开始练习弹琴,如今应该是一名钢琴家,可为什么我们没有?”洛舍镇副镇长谈国明说,“洛舍人不但要会造钢琴,更要会弹钢琴!”

     

        谈国明的想法得到了当地钢琴企业家们的一致赞同,这就有了“钢琴圆梦计划”——企业家们慷慨地捐给洛舍的幼儿园和小学每个教室一架钢琴。在文化馆成立当天,他们还成立了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对洛舍儿童的钢琴启蒙教育。

     

        “我们也希望洛舍能出像郎朗这样的钢琴家。到时候,洛舍钢琴的影响力就不仅仅在钢琴品质上了。”谈国明说。(本报通讯员 朱海洋 本报记者 叶 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