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采访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深入基层的巨大魅力。对于青年记者而言,职业成长并无捷径,唯有通过在基层大地上踩下这样一个个深深的脚印。” 经济日报青年记者董碧娟来到广西百色革命老区,下乡屯、访农家、进车间,了解到老区十年来的发展变化后,发出了如此的感慨。
迎接十八大报道启动以来,经济日报坚持组织编辑、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研采访,采用“走转改”方式精心采写稿件,立足经济特色,关注百姓生活,反映各个领域十年来的巨大变化和辉煌成就,报道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截至目前,参与迎接党的十八大采访、编辑工作的人员,已经超过了编辑部人员的三分之二。
为全面反映十年辉煌成就,突出经济特色,加深主题宣传的深度,经济日报“数字十年”、“行业巡礼”、“企业这十年”、“环球看中国”、“中国骄傲”等专栏侧重对经济成就的展示和挖掘,同时还安排了多篇围绕经济建设的评论员文章、理论文章,加大了经济成就宣传的比重,也增强了经济日报在经济报道领域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6月至7月经济日报,以“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为总栏题,下设“走向全面小康新变迁”、“聚焦这十年”、“专论”、“专访”、“对话”、“中国骄傲”、“环球看中国”、“我这十年”等多个子栏目,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烘托浓郁氛围;8月1日起,推出以“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为主题的《迎接党的十八大特刊》,每天4个彩版,重在用数据、用事实、用群众感受说话,从不同视角全面展现了这十年取得的成就;8月21日起,“迎接党的十八大特刊”从每天4个版增加到8个版,从每周5期到每周7期。同时经济日报在新闻版不断推出重点报道和重点专栏,如从9月12日起在新闻版新开设《迎接十八大 记者走基层·喜看老区新风貌》、《迎接十八大 记者走基层·探访先进党组织》、《喜迎十八大 基层新亮点》、《喜迎十八大 说说心里话》等4个新专栏,集中刊发记者在“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中采写的稿件。
经济日报迎接十八大报道关注百姓生活,通过百姓视角讲述十年来经济生活的变迁,主题宣传生动可读,富有亲切感。每天推出的“百姓记忆”专版,以“口述实录”形式,采访报道来自基层的老百姓,如种粮大户、专利代理人、基层银行职员、公益慈善人士、志愿者、网络店主等等,通过普通人的视角,反映出其所属职业的变化与相关行业的发展成就。整个版面以“口述实录”为主体,辅之以人物特点、行业背景,人物立体丰满,既有个人的发展,同时也充分展现了时代的大变迁。
从9月上旬起,经济日报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为契机,将“走转改”活动作为年轻编辑记者的必修课,使“走转改”活动成为年轻编辑记者了解和认识国情,增进同人民的感情,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途径。报社制订了新闻业务实战培训计划,各部门安排青年采编人员参加“走转改”活动,每个采访小组指定一名专家辅导员,在新闻实战中对青年同志全程辅导。
在采编工作中,资深记者调动多年积累的经验,让自己的新闻事业焕发光彩;青年编辑记者珍惜机会,虚心学习,不断在实践中提升业务水平。“到大别山老区采访,你会感到这里的一切都迸发着勃勃生机,你会相信这里的明天会更好。老区的过往让我崇敬,老区的希望让我动容。”在大别山革命老区安徽金寨县,青年记者张雪受益匪浅。她说,老区最大的变化在人们的心里,收入水平的提高,保障体系的完善,让老区人民的内心充满安定和满足感。(本报记者 彭景晖 本报通讯员 王 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