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沈阳10月12日电(记者毕玉才 特约记者刘勇) “资金短缺、后继无人”是时下非遗保护面临的一个死结,辽宁省岫岩县通过大力发展岫玉产业,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近年来,随着岫玉产品持续热销,到岫岩学习玉雕工艺的人络绎不绝。今天,记者从辽宁省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省190个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已有30个像岫岩玉雕一样,通过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实现了“自我拯救”;还有24项处于依靠外在“输血”和自身“造血”的过渡状态,前景看好。
辽宁省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2005年开始,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截至目前,三级财政已经累计投入1868万元,支持国家级项目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为充分挖掘非遗潜在市场价值,提高非遗自身“造血”功能,辽宁选择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产业发展基础的项目,实施生产性保护。
记者了解,目前全省实施生产性保护的项目主要有传统酿造技艺、传统饮食制作技艺:包括老龙口白酒传统酿制技艺、老边饺子传统制作技艺等,通过规模化生产相关产品,实现产业化经营。传统美术类项目:如锦州满族民间刺绣、岫岩玉雕、阜新玛瑙雕等。其中,锦州满族民间刺绣项目2008年成立锦州市夏氏满族工艺发展有限公司,现有人员300余人。2011年,年经营收入约30万元,2012年订单日益增多,预计纯利将达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