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12日 星期五

    心中要有一座“鹦歌岭”

    作者:海南广播电视总台 黄冠华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12日 14版)

        距离我初次采访鹦歌岭青年团队,已经过去了整整半年。从最初的疑惑,到慢慢的理解,再到后来是深深的震撼,这趟不寻常的采访经历,经过这180天的沉淀,已成了我自己人生一道关于青春和理想的坐标。

        在山里面采访的时候,我脑海里始终盘旋着三个疑问。

        我的第一个疑问是他们为什么来鹦歌岭?

        今年4月9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长篇通讯《选择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迅速在全国引起强烈的震撼及全社会的思考。

        在接到采访通知的时候,坦白说,我很兴奋,第一感觉是,那里风景应该很美,觉得挺刺激的。

        我们是前一天晚上从海口出发,4个多小时抵达白沙县城。第二天一早,又行车一个多小时抵达鹦歌岭道银村山脚下,到这里,已经没有路可以让车继续往里开了,哪怕是摩托车,我们只能是徒步进山,多远呢?三个小时路程!我印象非常深,有很长一段路,窄到只够一个人通行,一边是崖壁、另一边就是山谷,还没走到一半,我的脚底就磨出了泡。再加上潮湿闷热的天气,我们每个人的衣服都被汗浸湿紧紧贴在身上,想喘口气都觉得很吃力。然而,就是这样一条路,我们27位大学生都已经习以为常。

        他们有的说,吃苦不怕,就怕无所事事,管理站刚组建,来了肯定有事做,有更大的成长空间;有的说,自己是海南人,要回家乡做贡献,工作条件不好,可以自己去创造去改变;还有的说,自己大学就是学林业类专业的,不去林区不去山区,怎么发挥专长?就是要去基层!

        把自身专业和对理想的追求与国家的需要结合在一起,我想,这也让他们的青春站在了与很多同龄人不一样的起点上。

        我的第二个疑问是他们如何能坚守?

        亲情、友情、爱情,都是人之常情。鹦歌岭的年轻人,和我一样,很多都是80后,又是独生子女,同样爱新鲜爱热闹、爱发微博玩微信,只是这些与现实冲突时,他们不得不做出选择与取舍。

        廖常乐和王慧颖是大学情侣,又是老乡,大学里学的都是动植物保护与研究。毕业后,常乐先到鹦歌岭工作,慧颖本来是在内地的一家银行,但为了能和男朋友在一起,也为了自己能发挥专长,她最终还是辞职来到了鹦歌岭。我问她,是什么让她毅然决然跟定这个男人,她当时说的我到现在还记得,她说,当看到一个男人对一座大山都能如此执著,她觉得这是值得她托付终身的选择。

        因为坚守,他们抹干眼泪说服了自己要留下;因为坚守,他们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艰辛;因为坚守,他们放弃了都市的繁华、白领的高薪乃至很多耀眼的光环!

        最后一个疑问是他们给鹦歌岭带来了什么?

        过去的鹦歌岭,农民长期靠山吃山。盖房子,上山砍树;没肉吃,上山打猎、下河抓鱼;没钱用,毁林种橡胶、种木薯。拿森林资源换点钱,换了钱就去喝酒,没有长远的想法和打算。

        在年轻人的努力下,鹦歌岭这个2004年批准成立的、最年轻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全省各大保护区中的佼佼者:保护区内建起了11个“禁渔区”;管理站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还相继建成番阳、南开、鹦歌嘴6个管理分站……

        采访结束,坐一位村民的摩托车下山时,他说鹦歌岭这么美,保护区外围村庄的生态环境、自然风光都很优美,今后可以发展生态旅游,让村民做导游,既能增加收入,还能更好地保护环境。

        您看,改变就这样发生了。年轻人们用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敲醒了、激活了一方沉睡的土地,在我看来,这才是他们对鹦歌岭最大的贡献!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