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02日 星期二

    知行论坛

    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作者: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02日 04版)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的农村住宅社区。 新华社发

        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其实质是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中通盘筹划,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近年来,河南一些地方先行先试,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突破口,推动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显著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初步探索出一条在农村人口比重大、“三农”问题突出地区加快城镇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具有时代特征的重大社会变革

     

        新型农村社区,既有别于传统的行政村,又不同于城市社区,它一般是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而形成的人口聚居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质,是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在农村营造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城里人那样的生活。新型农村社区的出现,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可能性。

     

        进一步解放农业农村生产力的革命性变革。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河南农业机械化、组织化、规模化水平获得了大幅度提高,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现已达到71.8%,农业生产方式进入到了以机械化为主的新时代。全省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2011年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达13000多个,龙头企业6000多家。随着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或外出务工,或从事其他多种经营。农村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规模养殖户大批涌现。所有这些都表明,河南农业农村生产力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内在地要求突破现有生产关系的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活力。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就是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变化而对农村生产关系作出的重大调整。

     

        农村人口大省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河南农村人口多,城镇化水平低,2011年河南城镇化率仅为40.5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何加快城镇化进程、有效激活农村社会发展要素,使6000多万农民群众到2020年与全省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这是河南推进现代化面临的重大课题。传统城镇体系只包括大、中城市和县、镇四个层级,而把人口众多的农村排除在外,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河南省九次党代会提出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的新思路,并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镇体系,实现了对传统城镇模式的重大创新。新型农村社区位居城镇体系的末端,第一次把城镇规划、城市文明及社会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让农民直接感受现代生产生活方式。

     

        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道路的重大战略。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迄今为止,河南仍有6000万人口生活在农村,人力资源优势远未发挥出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把千百万农村人口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有序地进入二三产业,可以释放出发展生产、创造财富的巨大潜能。从一定意义上说,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过程,是把千百万农村人口从传统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束缚下解放出来的过程,是引导农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另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目的是让农民也能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客观上要求改变以原始自然村落为基本单元的做法,把城镇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考虑。

     

        发挥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的战略基点。从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发展的角度看,统筹城乡发展要有一个能使农村与城镇相对接的结合点。河南有4.7万多个行政村、18万个自然村,采用向自然村落“撒胡椒面”的办法,即使每年投入更多的钱,也很难取得明显成效。现在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单村整治效果不明显。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既能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提升农民生活品质,还能提高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随着新型农村社区生活方式的形成,先前那种以血缘宗亲为纽带的村落社会将逐渐消解,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法制健全、进步向上的社区生活环境,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构建不同于传统行政村的新的社会管理体系。

     

        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经验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突破了过去单纯的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单向的支农强农模式,探索出第三条城镇化道路,即农村的就地城镇化,使农民不必进城,而是通过进厂、进社区来享受城市文明。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社会变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发展的“第二次革命”。河南省委省政府敏锐地发现了农村干部群众这一创造的意义所在,及时加以总结、提炼和指导,各市县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坚持“不从农民手中挖土地,不在农民身上打主意”。近年来有些地方在“城乡一体化”、“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口号下,在农民的土地上打主意,从农村挖取城镇建设用地,让农民以自己的财产权益去换取基本公共服务。这种做法损坏了农民群众利益,是不可取的。河南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中,恪守“不从农民手中挖土地,不在农民身上打主意”的理念。坚持群众自愿原则,积极引导,不强迫命令,不强制拆迁,不让群众吃亏,着力破解建设中的规划、土地和资金等难题。特别是在承包地和宅基地问题上,注重保障农民权益,把整合节约出来土地的增值主要用到农民身上,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够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

     

        坚持高起点规划设计,兴建“百年农村社区”。河南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本着“一代人建房、几代人居住”的原则,规划设计一步到位,结构上注重合理,外观上注重艺术,配套设施上注重完善,理念超前,布局科学,设计新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既经济又节省土地,与农民过去旧宅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些群众说:“以前是一辈子盖三次房,现在是盖一次房住三代人”。这些全新的建设理念,在农村发展史上无疑是一场革命,是转变发展方式在农村的集中体现。

     

        坚持“三个尽量靠近”,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三个尽量靠近”,就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尽量靠近城市,尽量靠近中心城镇,尽量靠近产业集聚区。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最大限度地配套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河南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坚持科学规划,尽量将城郊村、镇区周边村、远离产业集聚区的村合并靠拢到城、镇和产业集聚区附近。“三个尽量靠近”,包含了基层干部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体现了发展着眼长远、面向未来、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不断满足群众多方面需求的务实精神。

     

        坚持用城市思维和办法谋划和解决农村问题。与传统的无规划、无设计、无基础设施、自然分散、建设无序的自然村落相比,新型农村社区内不仅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网络、有线电视、垃圾污水处理等各类基础设施基本齐全,而且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网点、金融邮电等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应有尽有,可以保证农民现代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新型农村社区不仅追求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而且致力于社区公共服务的完善,促使城市文明加速向农村延伸。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用城市思维和办法谋划和解决农村问题的有益探索。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几点启示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群众意愿,保护农民群众权益。河南的探索告诉我们,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最重要的就是真正把农民群众作为建设主体,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不做任何越俎代庖的事情。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践中,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致力于保障农民群众的利益,尤其要依法保障他们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

     

        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路。河南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中秉持一个理念,就是对一部分条件具备、群众自愿的传统农村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从根本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着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把千百万农民从小块土地和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束缚下解放出来。河南的实践启示我们,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子,关键是要解放思想,在实践中创造适合本地情况的统筹模式,赋予统筹城乡发展以新的内涵。

     

        大胆探索,善于创造,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课题。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质上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实践。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不平衡,情况千差万别,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一定要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用鲜活的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使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

     

        (执笔:喻新安 刘道兴 闫德民 任晓莉 李怀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