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南京,盛会不断,捷报频传。
在刚闭幕的第五届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上,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54座城市受邀参加,其中国外城市参与数量之多,为历届之最;
第八届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博览会上,有30个国家和地区、48个城市的客商参展,共达成签约项目155个,总投资258亿元,创历史新高;
从一个个“历史之最”中不难发现,古味浓郁的南京,骨子里渗透的却是“放眼国际、敢于创新”的胆识和气魄。在现代化进入“百米冲刺”的节点,南京拿出了十足的决心和勇气,再度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步伐。
实现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今天的文化创意往往建立在昨天的文化经典之上,南京用文化创意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将南京城市发展与产业化水平推向了新高度。
2011年,南京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62.04亿元,文化竞争力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与广州、深圳、杭州同处第一方阵,在江苏13个省辖市中位居第一。
企业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主体,而没有企业项目,文化产业就难以蓬勃发展,因此,南京把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向产业园区倾斜,并在产业中嫁接文化的力量。2007年至今,全市已有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50多个,入驻文化类企业2000多家,成为全国产业园发展速度最快、数量最多的省会城市。
在保护历史文化中实现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去年,南京起草了明城墙保护计划、大遗址保护计划等“六大行动计划”,今年又出台《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从单纯的文物保护单位扩大到其他文物古迹。
对此,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做法应该被‘文化与产业比翼齐飞、同体发展’替代,文化是台也是戏。不能把文化仅仅作为经济的一种外在形式,而要将其作为内在的驱动力。南京要打造独具魅力的人文都市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离不开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
最大限度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
“南京要在以开放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以转型为标志的新一轮发展中脱颖而出,必须通过产业的国际化、城市功能的国际化、科教人才的国际化,最大限度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南京市市长季建业表示。
最近出台的《南京市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行动纲要》中,首次明确了把南京建成“区域性国际化城市”。“到2015年初步建立与基本现代化相适应、符合城市国际化发展要求的功能构架,再花10年或更长的时间基本建成区域性国际化城市。”季建业对南京的国际化建设构思清晰。
人才国际化是城市国际化的关键。“南京有能力建设有影响的国际科学城和国际人才城。”著名经济学家、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分析,南京拥有53所普通高校、820多家科研机构,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居全国第一,如此丰富的科研能量要充分释放,就必须把大学城变成科学城,把科学城升级为国际科学城,这样,南京国际化建设与其科教优势才能实现无缝对接。
对于步入国际科学城轨道,《纲要》提出,南京将重点引进一批世界知名企业并设立跨国研发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十二五”期间,新引进国内外500强企业研发中心100家以上。
在经济国际化方面,南京积极“走出去”,支持本地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每年新增“走出去”企业数量达15%左右。
一座城市国际化的最高境界,在于文化的国际化。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建议,要推进城市国际化,南京就应打好“文化牌”。
走“人的现代化”之路
“一座城市,只有当它的市民成为现代人,这座城市才能真正称为现代化的城市。”杨卫泽书记为南京实现现代化指明了路径,“率先走出一条具有南京特色的‘人的现代化’之路,是确保南京在省内第一批进入基本现代化行列的战略选择。”
如何提升人的劳动层次?南京通过转型升级“倒逼”,加快发展创新型、技术密集型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就业层级优化;同时推进全民教育终身化,到2015年,每10万人中在校大学生达8000人,全民社会培训参与率60%以上,公办职校全部达到国家优质标准。
生活水平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基本目标。为让市民过上现代化生活,南京规划到2015年,人均住房面积33.5平方米,保障房覆盖面达20%;城乡居民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98%,主城区建成“10分钟体育健身圈”;城镇绿化覆盖率达45%,公众环境满意率达90%。
南京用一串串数字、一个个故事向我们诉说着南京人的现代化进程,也让我们在一次次敢为人先的精气神中看到了南京冲刺现代化的胆识和魄力。
本报记者 郑晋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