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01日 星期一

    走基层·干部手记(45)

    大豆改水稻 农民喜增收

    作者:黑龙江省逊克县委书记 张晓燕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01日 01版)

        逊克县是拥有135公里边境线的农业大县。到县里工作后,我发现这里最大的问题是:地处北纬49.5度的高寒地区,90%以上的耕地连续30年种植早熟大豆,全县粮食平均亩产只有200斤,耕地面积和农民的收入比严重失调。

        怎么办?通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我逐渐明确了一个思路,立足“调结构”,确立“优比例”。

        在高滩村高纬度高寒地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我看到2000亩核心区和1.9万亩辐射区种植的水稻、玉米,在仍受药害影响的情况下,与大豆相比,每亩增产800斤以上,这在北纬49.5度的地方真是个奇迹。

        今年是兴隆村开展水稻北扩种植试验、示范的第一年。有关部门和村民介绍说,兴隆村16公顷水稻示范田,虽处在第四积温带,但今年试种的绥粳4号却喜获丰收,每公顷产量在16000斤左右,每亩水稻的产量与大豆的产量相比可增收800斤,农民可增加收入1120元。实践证明,水稻在高纬度地区不但能生长成熟,而且还能有高产量。我们算了一笔账:全县适宜开发旱改水38万亩,全部开发后可增产粮食近2.8亿斤,与大豆相比,一共可增收3.92亿元,全县5.7万农民人均可增收6880多元。

        我想,还要进一步认真研究扶持政策,让增长势头继续保持下去。要围绕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等方面大做文章,以组建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等方式为主要内容,抓紧制订符合我县实际的土地流转工作方案,着重解决好生产关系、土地入股、土地承包及大田标准化作业等实际问题,力争全县明年土地流转面积80万亩,规模经营面积160万亩。

        通过这次调研,我的信心更加坚定了。我们逊克县一定要积极探索优质高产高效作物北移增产新途径,为推动高纬度高寒地区现代农业大发展蹚出一条新路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

        (本报特约记者朱伟华推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