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26日 星期三

    在危机中探索——欧洲的信息技术革命

    作者:贾瑞霞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26日 16版)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通讯技术(ICT)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广泛的应用,并日益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关键角色,也成为时下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战略竞争节点之一。欧洲委员会今年5月发布备忘录,呼吁采取有效行动,改变现有工业基础,引领欧洲乃至全世界走上新的增长之路。备忘录传达出欧盟的坚定意愿:要唤起深陷长期危机中的成员国政府、企业及公众的信心,保持欧洲在全球增长道路上的领军地位。欧盟力图借助信息通讯技术手段推进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进程,发掘信息通讯技术的最大潜力为欧盟的低碳、可持续发展铺路。

     

        目前,ICT行业的增加值占到欧盟生产总值的8.5%,其就业人数占欧盟总就业人口的3%;该行业对欧盟的生产率提高作出了贡献:20%的生产率提高直接来自ICT部门;ICT的社会影响也无处不在,几乎所有的欧洲人都拥有自己的手机,每天超过2.5亿的欧洲人使用因特网。

     

     为绿色发展提供支持

     

        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可以实现建筑的能源消耗管理与控制系统的模块化和集成化。目前在欧洲,40%的能源被建筑消耗,而全面采用信息技术则可减少到20%。智能交通系统涉及空中、路面、水路运输以及地下运输,通过实时监控运输信息实现动态管理,减少拥堵,使交通更加有效、快捷和可靠。例如欧洲铁路交通管理系统支持欧洲范围内的自动速度控制系统,让远程信息处理系统为客运和货运服务,包括换乘其他火车,支持预定、支付与行李追踪,做到信息实时更新等。ICT工业与其他工业、政府部门合作,可以开展智能电网推广以及计量,建设近零排放的建筑,减少污染。智能电网可以通过先进的ICT联络与监控设备来控制电力的传输与配送。目前,全球大约20%的电力消费都用于照明,其中70%的电力消费可以通过一种被称为固态照明(SSL)的智能管理技术而节省下来。这一技术建立在半导体工业发展基础之上,而欧盟在此领域具有明显优势。

     

     为社会发展增添活力

     

        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但老龄化挑战着世界各国的可持续发展。欧盟希望借助信息通讯技术促进居民的卫生保健。发展电子保健技术可以让欧洲公民的医疗服务更有质量,减少医疗成本。要发掘电子保健的全部潜力,需要消除法律与组织障碍,开发通用性的技术支撑后台。新的电子医疗服务,如在线会诊、辅助性急救护理和可以随时检测健康状况的便携设备等,可以让病患者、残疾人享有以前未曾有过的活动自由。而上述设备的生产和技术支持等又可以创造诸多就业岗位。

     

        欧盟致力于将在线社会服务覆盖全体欧洲公民,尤其是慢性病患者以及残疾人。同时利用信息通讯技术来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帮助更多的老年人融入社会避免孤立。

     

     为文化发展提供助力

     

        因特网作为重要的社会经济活动媒介,可以被用来开展商业活动、工作、通讯与社交;为文化创造提供更多元的空间以及更多的资源,让民众更方便获得公共服务与文化产品。

     

        目前,欧盟各国复杂的许可制度妨碍了欧洲文化遗产大规模的数字化。而欧洲公共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则广泛吸引了公共投资与私人投入。不同语言的翻译也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平台,传统的视听传媒业越来越离不开信息通讯技术的支持;欧洲数字电影的发展也需要技术扩散以降低高昂的成本。

     

        信息通讯技术还能够促进欧洲电子政府的建设。电子政府可以更加透明,减少提供服务的成本、节约时间。让个人以及企业更方便地获取政府信息与服务。但目前,从整个欧盟范围来看,电子政府的发展还不尽如人意,不同成员国的差别还是较大;公民使用电子政府的服务也比较少。由于很多在线公共服务不能跨国界运行,影响了企业、公民的流动性与便利性。

     

        当下,欧盟决策层已意识到,信息技术革命是未来发展繁荣的必经之路,尤其是在欧债危机蔓延之际。目前,欧盟正在积极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应对一些紧迫的社会挑战:如气候变化、环境压力、人口老龄化以及不断攀高的医疗保健成本。欧盟正在不断加大信息技术投入,到2013年,欧盟委员会将支持来自多个ICT领域的公私伙伴项目,资助总额达到10亿欧元,同时吸引20亿私人资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