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兰花盛开的季节,林俊德院士走了,留给人们的,永远是那个冲锋的背影。
罗布泊深处的马兰革命烈士陵园,如利剑般矗立的高碑上,铭刻着这样一段碑文:
“他们的生命已经逝去!但后来者懂得,正是这种苍凉与悲壮才使‘和平’二字显得更加珍贵。”
生如马兰,在大漠戈壁上尽情怒放;魂归马兰,回到那块曾一次次震动全球的奇迹之地——沿着林俊德院士的人生足迹,我们西出阳关,走进马兰。
大漠戈壁中,为祖国献出最美的绽放
对“死亡之海”罗布泊来说,如同蓝蝴蝶般轻盈典雅的马兰,简直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生命奇迹。
以马兰为名、为歌、为友、为精神象征……走进林俊德战斗和生活一生的核试验基地,我们似乎走进了一片马兰之海。
如同马兰一样,坐落在大漠戈壁中的这个我国唯一的核试验基地,同样是一个奇迹般的存在:自1958年组建以来,我国在这里成功地进行了45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试验。一次次惊天动地的辉煌,铸造了共和国的和平盾牌,也为我国成为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争得了地位。
林俊德,就是这个基地中的一员。从1960年大学毕业参军入伍以后,他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领导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科研任务,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核试验水平与发达国家同步,为打破西方大国“核讹诈”,铸就国家强大核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是一个关于赤子与祖国的感人故事。1938年出生于闽南一个偏僻山村的林俊德,曾因贫困而一度失学。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帮助下,他才得以继续读书,一直到大学毕业。
“为了省钱,他7年没有回家。在哈军工进修时,组织上为他申请了20元困难补助,悄悄寄给他家。他曾对我说,连自己没想到的,组织都给想到了,那么就只管专心工作吧!”老伴黄建琴回忆,老林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他几十年埋头苦干,就是想以自己的工作,报答党和国家的培养。
“为祖国奉献自己毕生精力”,自此成为林俊德一生的坚持。即使在文革中受到冲击,在下连当兵、筛石子修路,甚至被确定为复员对象时,他也没有动摇过。
如果说基于自卫的核力量是我国和平盾牌的底色,那么,祖国和责任,就是马兰人生命的底色。从一名年轻的大学生到擎起核试验关键技术的工程院院士,52年的漫长征程上,支撑起林俊德无畏前行的,正是祖国这个神圣的字眼。
一朵朵绽放的马兰,以最热烈方式回报为她提供生命之源的大戈壁;一声声震撼世界的东方巨响,则是马兰人以全部心血,为祖国和人民献出的回报。
扎根边塞,风沙中酿就动人馨香
地处我国西部的这片茫茫戈壁,为核试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试验环境。但对于从事核试验的马兰人来说,则无疑意味着巨大的困难:夏天地表温度会达到六七十摄氏度,冬天最低温则是零下30多摄氏度;动辄八九级的大风裹挟着塔里木盆地的黄沙而起,试验场常常是沙尘滚滚、遮天蔽日。
在这片大漠戈壁上,仅生存就是一种奋斗。
走进马兰,你就不难理解,扎根戈壁并且能在这片荒凉中散发沁人幽香的马兰,为何能赢得马兰人的喜爱甚至崇敬——她简直就是马兰人的写照。
住地窖,喝苦水,战严寒,斗酷暑,吃着粗粮和草叶,迎着大漠风沙奋勇前行,以一声响彻世界的巨响,挺起了民族的脊梁……包括林俊德在内的第一代马兰人,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胜利完成了我国第一次核试验任务。
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精神,被一代代马兰人继承和发扬了下来,最终形成了“热爱祖国,忠诚使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集力创新,勇攀高峰”的“马兰精神”。
林俊德,便是这样一位典型的马兰人。
“第一次核试验,任务特别紧急。”曾与林俊德并肩参加自记仪研制的曹述生老人回忆,“我们干脆住进了车间,跟工人师傅一起动手。”
氢弹试验,要求进行高空冲击波测量。新研制出的自记仪能否适应高空的低温环境?林俊德和同事们背着仪器爬上了天山雪峰,在零下数十摄氏度的寒风冰雪中整夜坚守……
为攻克一项重大国防项目的难关,当时已年逾花甲的林俊德带人在实验区挖了个大土坑,每天爬上爬下做试验,被大家戏称为“民工院士”。
公文包用了20多年,已辨不清颜色;手表磨坏,就用透明胶粘上继续用……与这种简洁朴实到极点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对工作和学术标准的坚持。他亲自进入核爆炸区寻找仪器;跟学生们一起动手做实验,并且自己做实验记录;在新实验室一时无法投入使用时,他甚至在厕所里做起了实验。
酷爱马兰的林俊德,用自己的全部生命践行了马兰精神。而马兰烈士陵园中那整齐排列的碑阵,马兰史册中那长长的立功人员名单则说明,践行马兰精神,从来都是马兰人共同的坚持。
“马兰精神很重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希望大家继承马兰精神,让国家、人民尊重我们。”临终前,让这位科学家念念不忘的,仍是马兰。
林俊德走了。他将自己全部的生命,献给了马兰这块热土;而他的精魂,也已融入了马兰精神之中,将为一代代马兰人所传承发扬。
抬眼未来,创新擎起和平之盾
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75岁的垂危老人,在生命的最后三天向自己的一生事业发起最后的冲锋——
整理电脑资料、批改科研论文。召集课题组人员讨论某重大科研任务……
让林俊德在临终前还放心不下的,是凝聚着他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最新设想的两个重大国防科研项目。
从设计出钟表式压力自记仪到开创地下核爆炸力学测量体系,直至开启诸多重大国防科研项目的新局面,林俊德在52载科研生涯中,走的始终是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整个中国的核试验工程,走的都是这样一条集力创新、勇攀高峰之路。”基地副政委侯力军说,中央决定独立发展我国的核武器时,无论是知识积累还是物质准备,都可谓是一穷二白,没有相关领域的核科研人员和马兰人不畏艰难、不惧封锁,大力协同、集智攻关,突破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就不会有中国核试验那一幕幕惊天动地的奇迹——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1967年,我国成功地进行了首次大当量氢弹核试验。从原子弹到氢弹,我国只用了2年8个月,而美国是7年4个月,苏联是4年,法国是8年6个月。
这是中国核科研人员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对于这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林俊德说,自己只是国家核科研体系中的普通一员,不过是承担了整个创新发展体系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54年艰苦创新,林俊德所在的基地圆满完成了包括45次核试验在内的各项重大科研任务,以最少的试验次数、最高的成功率和最少的经费投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核试验发展道路。
无法准确统计,在整个核试验过程中,马兰人突破了多少技术难关,填补了国家多少项空白,仅基地研究所一个单位,就获得了2000多项科技成果奖。
擎起这些成果的,是包括林俊德在内的9名院士,37位将军,11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以及更多军队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各类人才及人才群体……
理解了马兰,我们也理解了林俊德,理解了马兰之魂。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25日电 记者李清华、徐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