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09日 星期日

    江上数峰青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09日 12版)
    边地晓歌(中国画) 王仁瑞
    青山慢行(中国画) 王仁瑞
    春风伴酒(中国画) 王仁瑞
    邂 逅(中国画) 王仁瑞

      邑人王仁瑞的画,我很喜欢。

      水墨画的看头,在于水墨。王仁瑞老老实实,画司空见惯的山水,功夫用在笔力上。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他说的是笔墨,如何画当随时代,而不是画什么当随时代。怎么随时代呢,每个时代自有每个时代的气场,也就使每个时代气场在笔墨的细节上不同。或软,或薄、或厚、或硬、或肥,或瘦……王仁瑞时代,沧桑巨变,大起大落……王仁瑞,亲历文革,作为知青流放边彊,当过工人,做过生意……有九死一生之须臾,有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之苦闷,有花明柳暗之转折。种种现实人生的血肉际遇,转成水墨功夫,一眼看上去,不过是宣纸上的半尺山水,却自有深度、厚度……

      他少年时开始习画。最初的老师是个武术大师,龙云拜把兄弟邹若衡,独创邹家拳。王仁瑞跟着他习拳,在上世纪60年代,成为昆明习武青年中的“头岗”(昆明方言,第一)。邹老师见他聪慧有灵气,又领他拜画家李广平为师。李广平是丹青高手,诗书画俱长,名甲滇中。仁瑞虽身处激烈的反传统时代,艺术上走的却是传统路子。

      我在三十年前就认识他。老朋友了。但我不知道他在画画。过了四十年,忽一日,请我去看他的画。到了景星街一家画廊,王仁瑞还站在外面发呆,我先自迈进去看画,一壁扫过,搁在墙脚边的一幅令我眼前一亮,这是哪个画的?太好了!有人答曰,王仁瑞。零零散散,里面还有几幅,我马上就认出哪幅是王仁瑞的,哪幅不是。

      王仁瑞的画,走的是写意一路,朴素、厚实、饱满,疏密得当、真气坦荡。早年习拳显然影响到他的笔力,暗藏剑锋但厚道,如何画已经超越了画什么,进入笔墨境界。因为老实,构图变化不多,这是缺点还是长外,很难说。传统的图式但有现代感,可以看出,他既受传统的影响,也汲取西方后印象派的养分……自成一格,超越了当代国画的普遍圆滑平庸。野气蓬勃,但不是故作天真,像是水墨画里的野兽派。在当代中国水墨画中,我以为属于上品,给我水落石出的印象。我收藏了他的两幅作品。小的一幅在我的书房里,大的一幅挂在楼梯转角处。每个客人来,都要问,是哪个画的?

      王仁瑞。王仁瑞是哪个?画坛不知其名。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于 坚)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