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31日 星期五

    紫荆花盛开②

    向阳花木易为春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31日 04版)

        2012年秋季开学,971名香港高中毕业生将免试进入北大、清华等内地大学读书。

     

        由于学制改革,2012年香港同时有两届高中生共计10万多人毕业。为给特区学制改革提供助力,2011年,李克强副总理访问香港期间宣布的惠港措施中,就包括内地部分高校将试行免试招收香港学生,每年支持1000名香港大学师生来内地学习、科研。如今,这些举措及时缓解了香港学生的“升学之困”。

     

        回归15年,内地与香港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支持了香港社会的发展,改善着香港的民生,内地也不断认识到香港的开放和国际化。

     

        寒随一夜去

     

        回归祖国的15年,是香港的发展跟国家的发展紧扣在一起的15年。受一系列惠港措施的提振,香港与内地的教育交流与融合日趋明显。2011年,在内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就读的香港学生达11155名,而在香港高校就读的内地学生则有16000多名。

     

        2012年6月28日,《香港与内地高等学校关于进一步深化交流与合作的意向书》签署仪式在香港举行。意向书约定,中央政府将从2013年开始设立专项资金,在现有基础上每年再邀请2000名香港高校师生赴内地学习或科研。

     

        与这一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回归前港英政府的教育政策,带有殖民教育色彩,在高等教育上表现为高淘汰率的精英教育。1992年,香港只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两所高校,只有3%的学生可以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直到2007年,香港仍有60%的劳动力只有初中毕业程度。

     

        “回归祖国后,与内地的高度互动、互访和互通,使香港教育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黄玉山这样指出。

     

        芳树花盛开

     

        回归以来,两地高等教育交流规模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

     

        内地和香港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仅搭建了平台机制,更结出了累累硕果,使内地和香港经济社会直接受益。

     

        目前,香港高校已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9位,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12个,中国科学院与香港高校联合实验室13个,68位香港高校学者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香港高等学校招收内地学生人数近6万名,内地高校招收香港学生6万多名,两地交换学生数量大体持平。

     

        为鼓励高校间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自2012年起,教育部每年拨400万元人民币专款,香港研究资助局每年也拨款400万元港币,共同用于合作资助试点项目。复旦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建立了“沪港发展联合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与香港高校共建IBM电子商务联合实验室、数字化校园联合实验室。如今,类似这样兼具研究价值和产业潜力的项目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在祖国内地和香港涌现出来。

     

        如今,内地与香港教育资源优势互补的局面已经形成,两地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已经成为体现“一国两制”优势的重要部分。“中央政府对港一以贯之的关心、支持和厚爱,成为香港克难历险、开创美好明天的重要保障和支撑。”黄玉山这样说。

     

        (本报记者 罗 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