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31日 星期五

    移民之城

    ——格尔木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31日 15版)
    昆仑花园广场夜景
    绕城的人工水渠
    玉石原料市场
    枸杞大丰收
    青藏公路上的骑行者
    察尔汗盐湖
    农贸市场

        七月的格尔木,蓝天白云和明媚的阳光是主色调,偶尔也会下起淅淅沥沥的雨。昆仑山顶的白雪亮得耀眼,雪山融水在山下160公里处的大坝分流,奔流直下到达河东农场、河西农场和盐湖工业区,浇灌了这座青藏高原上海拔约2800米的小城。

        格尔木,是蒙古语的音译,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中南部。这里是青藏铁路通往拉萨的中转站,在公路上可以看见川流的旅者背着行李前往西藏,如果你与当地人再多攀谈几句,会发现大多数“当地人”都是有着各种故事的“外地人”。

        这是一座移民的城。

        格尔木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广泛分布着钾、钠、镁、锂、硼、石油、天然气、黄金、玉石等50余种矿产资源,境内面积近6000平方公里的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钾镁盐矿床。自然资源吸引了全国的开发商。改革开放之后,商机吸引了人员的大量涌入。二十岁左右来到格尔木打工的侯浩林和金景尧异口同声地说来此的目的是“为了生存”。凭着浙江温州人的经济头脑,现在,侯浩林从木工做到了矿山老板并从事房产生意,金景尧现在也已是拥有5万平方公里大理石矿山的老板。

        随着“大老板”而来的是打工者、生意人。内地老板雇佣了大批从家乡带来的工人。矿区、菜场、餐馆、玉石市场、街边擦鞋摊,遍布着四川人、河南人、甘肃人、宁夏人、陕西人、湖南人……外来的人员,或安家立业,或为了短期生计,使格尔木热闹而繁华。

        格尔木为众人所知,不能不提到青藏铁路的影响。青藏铁路建成前,这里是青藏公路的起点,是进出西藏的“旱码头”,所有进藏物资都要经过格尔木周转。2006年,青藏铁路建成,入藏的游客越来越多,格尔木这个中间站也越来越有名气。

        但是,你仍然很难把握这座城市的气质。它是漂泊的,也是安定的;它是异质的,也是包容的;它是大气的,也是婉约的。巍峨的昆仑雪山和广袤的高原,使得城市有粗犷的容颜和豪爽的性格;引来的昆仑山雪水,流遍环绕整个城市街边的小渠,使每条道路旁都绿意葱茏、鸟语花香——即使内地水源丰饶的南方城市也很少有这种内秀的设计。

        走到农村,红艳艳的枸杞和金灿灿的麦子吸引眼球。2007年,格尔木推广枸杞等新型经济作物的种植,以替代传统的青稞作物。枸杞产量大、价格高,在较早推广的大格勒镇一些村庄,“家家有小车”并不夸张。

        驾车驶在青藏公路,可可西里的苍原上,成群奔跑的藏羚羊、野牛、野马,与路上川流的货车、客车、自驾车辉映,荒漠、苍凉似乎是久远的故事。在路边停下来,一群摄影人友好又兴奋地追拍见了人并不害怕的羊群,回过头看见骑车的背包客,你冲他们招个手,便换来一个微笑。走进一家老字号烧烤店,市区淙淙溪水边,回族一家人忙着招待顾客,一岁的小孙女的笑声,如清凉的晚风拂过。

        静静驻留,让格尔木的风吹过你的发梢。

        (于园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