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31日 星期五

    这十年

    甘肃:转型跨越建设新陇原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31日 10版)
    甘肃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风电产业装备制造基地。图为晨曦中的瓜州风电场。
    鸣沙山,月牙泉。

        “世界风库”、“世界风口”曾让河西的百姓苦不堪言,在过去的十年里,河西走廊向天要电,借风打造“陆上三峡”,变“风库”为“金库”,甘肃新能源发展风光无限,甘肃转型跨越风光无限……

     

        “靠天喝水,靠地吃饭”是甘南、临夏等地以前生活的写照,在过去的十年里,人饮工程让自来水流进千家万户,哗哗清流,甘泉如醴,一项项民生工程,正如这清流,滋润着陇原儿女的心田……

     

        丝路驼铃敦煌古梦曾让多少人魂牵梦绕,在过去的十年里,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进而到全线告捷,文艺精品创作势头良好,文化惠民工程取得成效,文化产业集聚效应初显。顺应市场完成华丽转身的甘肃文化,向着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阔步前行……

     

        因地制宜,经济开辟新天地

     

        近十年来,甘肃依托区域优势、发展特色资源,借助西部大开发的春风,扶贫开发成效显著,经济建设一路高歌猛进。

     

        2011年4月28日,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荣获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这既是对金川集团公司的肯定,也是对甘肃省近年来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认可和支持。

     

        金川公司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研发和生产精深加工产品、提高产业发展层次和资源利用水平,成为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领头羊。除了传统工业的转型发展外,甘肃决策者的目光还盯紧了常年刮风的河西走廊。

     

        2006年,甘肃省提出“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西部陆上‘三峡’”的宏伟设想。经过五年发展,酒泉作为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目前已建成风电装机550万千瓦,光电装机达到20.3万千瓦,风机设备年生产能力达到300万千瓦。

     

        按照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5年甘肃风电装机规模将达到2000万千瓦,光电装机将达到200万千瓦,火电及热电装机将达到960万千瓦,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将突破500亿元。曾给河西走廊带来深重灾害的大风变成了难得的可再生能源,“风库”正在变成“金库”。

     

        这十年来,甘肃的农业生产也迈上了新台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提高。至2011年,粮食产量突破千万吨大关,达到1014.6万吨,连续八年丰收,确保了粮食安全。

     

        排忧解难,民生迈上新台阶

     

        临夏州积石山县阳洼村曾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有女不嫁阳洼咀,白天晚上惆怅水”。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靠天喝水,卫生没有保障,得痢疾的人很多。在他们心目中,幸福就是喝上一碗“甘甜”自来水。

     

        而如今,阳洼村村民们看着水龙头哗哗流出的自来水时一脸喜悦。近年来,通过实施人饮工程,积石山县15万农村群众的饮水难和饮水安全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自2005年以来,甘肃省已累计解决了61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全省农村饮水安全达标人口已累计达到1126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2005年的25.8%提高到了2010年的51%,并力求在2015年年底,将这一数字提升至88%,届时甘肃农村两千多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将基本得到解决。

     

        “十一五”期间,甘肃省级财政累计安排153亿元资金,为老百姓解决类似饮水安全工程这样的实事62件,并提前一年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提前一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提前一年实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近年来,甘肃省还以每年10%的幅度提升低保标准,着力解决一批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

     

        针对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现实,甘肃大地再次吹响扶贫攻坚的号角。今年年初,甘肃在全省开展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组织40万名干部,以全省58个贫困县、8790个贫困村、40余万特困户为帮扶重点。甘肃省委省政府明确表示,这种干群帮扶结对,不达小康不脱钩,到2020年,甘肃将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体制改革,文化奏响新乐章

     

        2006年10月,甘肃人民出版社率先实行整体转制,成立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拉开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序幕。

     

        随后,出版系统、国有文艺院团、电影公司、兰州电影场、省广播电视等单位的改革陆续开展。2012年5月31日,甘肃省庄严宣布:中央确定的各项重点改革任务已经全面完成。

     

        改革激发活力,改革带来动力,改革同时还催生出一大批既有市场、又有品位的精品剧目:大型舞剧《丝路花雨》、秦剧《百合花开》、电视剧《老柿子树》荣获全国综合性文艺最高奖项——“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同时荣膺文化部“优秀保留剧目大奖”。

     

        为了让老百姓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甘肃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也不乏大手笔。13000个农家书屋的建成有效缓解了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已开始向20户以下自然村延伸的村村通工程,让甘肃97%的老百姓实现了由看电视向用电视的转变。

     

        对爱戏的甘肃人来说,那是“宁舍一顿饭,不少一场戏”。前些年在偏远农村,想看场大戏可不容易。这几年来,甘肃积极开展“千台大戏送农村”活动,坚持每年为每个乡镇送一场公益性演出,5年来已经完成22500多场演出,观众达2400多万人次,满足了广大群众看戏的愿望。

     

        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推进,文化精品工程建设加紧步伐,公共文化体系逐步完善,这些元素汇入甘肃文化脉搏,源源不断地为甘肃文化提供新鲜给养,奏响甘肃文化建设的新乐章。2011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8亿元,增速达28%以上,文化产业正在成为甘肃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本报记者 宋喜群)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