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改革要有一些前瞻性的思考,我认为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要重视创新城乡经济体制。首先要注重规划的统一性、指向性和延续性。“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事业,因此制订规划时必须要考虑指向性,根据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来制定前瞻性和动态的规划。在具体规划之间、城乡之间要注重规划的延续性和统一性。其次要确立城乡平等的财产权利保护机制。从要素角度来看,应该无差别地看待城乡财产权利。要不断坚持和完善各种保护机制,推进保护机制的多样性,尤其是劳动者权益等方面。第三要建立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和要素分配关系。遵循市场机制,通过市场来调节价格。第四要建立城乡间要素自由、合理流动机制。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过程中,重点要完善流动人口的平等就业、平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机制。第五要创新城乡产业基础和组织形式。从农业角度,要推动农地流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创新;在产业上,要重点支持小微企业成长;此外,要解决信息化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的问题。 2、要重视创新城乡公共服务体制。首先,城乡公共服务的广度与深度要统一。创新城乡公共服务体制,适应“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发展趋势,对不同管理部门进行协调联动,共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其次,要完善公共服务的需求增长与供给体制。公共服务需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要拓展资本来源供给的多样性。第三,要考虑公共服务的延伸供给与客观界限。城乡公共服务从城市向农村延伸,既要考虑延伸供给的迫切性,也要兼顾其多样性及趋势性,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实际需要和成本问题,避免盲目拔高导致不必要的浪费。
3、要重视创新城乡社会管理体制。第一,从组织包办到“四会”体制。统筹城乡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也是社会体制改革的问题。在统筹城乡的探索中,解决村民自治的问题,要通过村民大会、议事会、村委会、支委会,把《村民自治法》落到实处。第二,从“为民做主”到“公民自主”。中国过去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国家,城乡居民没有自治的传统和经验,在统筹城乡实践中,应通过习惯培育与经验积累,真正做到从“为民做主”到“公民自主”。第三,从全能政府到依法行政。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设置了很多审批制度。要克服传统管理模式的惯性,统筹城乡在社会管理体制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探索,包括审批制度改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