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内容简单、制作粗糙、重于说教使国产动画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也造成消费群体的低幼化。
■受制于高端专才的急缺,数量庞大的低端从业者造成整个中国动漫产业在低端产业化的阶段徘徊。
■动漫内容创作不能简单照搬市场化,必须对社会责任感和主流社会价值观建设有所考虑。
2012年暑假即将结束,动画电影市场也迈向“收官”。过去两个月里,《我爱灰太狼》、《冰川时代4》、《神秘世界历险记》等动画片占据了暑期档放映市场。《我爱灰太狼》以6200万元的票房在国产动画片中折桂,但与已斩获4亿多元票房的好莱坞动画大片《冰川时代4》相比不免失色。调查显示,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后者成功吸引了成年人群,而包括前者在内的多数国产动画片只能依靠小观众“一拖二”、“一拖四”——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国产动画观众缘差?其背后又隐藏着我国动漫产业哪些缺失与不足?
A.挑观众、挑档期:低幼化是病根
[现象]
“为了吸引放假的孩子走进电影院,争取好的票房,国产动画往往选择在假期扎堆上映,而在其他档期,则鲜见国产动画片。反观好莱坞的多数动画则不太挑剔档期,甚至面对任何大明星、大制作也毫无畏惧。”谈到国内外动画片的差别,一位影院老板把目光聚焦于档期上。
这个常人不会注意到的现象,却折射出动漫观赏人群年龄段的巨大差别。
“为什么非要选择假期?因为国产动画片很多是为处于学龄期的孩子准备的,或者说年纪偏低的孩子更喜欢国产动画片,而国外的动画大片则往往老少咸宜,因此不需要挑档期。”据影院工作人员介绍,在即将结束的这个暑假里,国内动画片观影人群以小学生或学龄前儿童为主体,大人都是陪同观影;而国外动画片则吸引了很多20岁到30岁年轻人,甚至不乏四、五十岁的中年人。
差别因何产生?相比于好莱坞动画片,内容情节的低幼化是国产动画片缺乏观众缘的一个根本原因。“低幼化的情节吸引不了成年观众,只能靠放假在家的小朋友来拉动票房。低幼龄儿童对品牌的忠诚度极高,但审美水平较低,即使电影不尽如人意,他们仍会买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动画艺术系主任於水指出。
“中国动漫缺乏好故事和会讲故事的人。审美不高、创意缺乏个性与勇气、艺术与商业的结合生涩是目前中国动画创作的主要难点。”天津神界漫画公司创始人陈维东告诉记者,“由于取材受限,动漫创作者的思想意识越来越僵化、模式化、媚俗化,裹足不前。”
在陈维东看来,中国动画片始终没有走出偏重说教、缺乏幽默,偏重惩恶扬善的价值传播,缺乏对消费者内心期待深入研究的固化模式。“这种无形的约束慢慢转换成一种创作人的思想禁锢和束缚。”陈维东说,由于把读者当成了很低幼的观众,大量内容简单的动画片是为了去教化儿童,哄儿童,使得动画在创意和情感上缺乏鲜活的生命力,这是造成国产动画低幼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B.需求大,供不足:缘于人才短缺
【现象】
一项针对全国八大城市居民对动漫喜爱度的调查显示,在城市居民当中,喜欢动漫与不喜欢动漫的人数比例分别为49.3%和50.7%,表明城市居民中有半数的人喜欢动漫这一文化消费形式,具备动漫的消费欲望和消费冲动。
在国外,动漫作品不仅受到孩子们的青睐,还有相当一部分动漫作品受到成年人的喜欢。
“实际上动漫产业在哪一个年龄层、哪一个国家都能够找到它的热心消费者。它受环境、语言限制最少,不需要懂其他国家的语言,一看形象、一看作品,马上就能吸引人。”谈到动漫产业发展的空间,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宋奇慧充满信心。
动画片不应只是儿童的“专利”。统计显示,在动漫爱好者的年龄特征占比中,21-30岁的群体占据了一半以上,约为56.9%。这说明在当前中国动漫消费市场中,“80后”群体才是动漫的主要消费者,他们伴随着中国文化市场的开放成长起来,一大批引进的国外动画形象深入到他们的童年记忆中,也滋养了他们对动漫的兴趣与热爱。
“我们要改变观念,现在的动画片多数都是低幼的,但动画片应该是全年龄段的。”北京联盟影业投资公司董事长郝亚宁举例,投资一部动画片,至少需要四、五十万元,而如果只停留在电视台的少儿频道播放,每分钟只能挣二、三十元钱,很难收回成本。
中国动漫产业当前最需要直面的是市场供需问题,中国原创动漫产品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数字表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动画制作公司的原创制作能力仅1万多分钟,远远达不到所需。于是现有的动漫作品就大量依赖进口。数据显示,在中国孩子喜欢的动漫作品中,大约有60%都来自国外。这样的状况不仅造成动漫产值的大量外流,也给国外文化输入提供机会。
中国动漫产业原创作品数量不足、动漫作品创意不足,归根结底是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造成的。据统计,目前我国的动漫产业人才不到1万人,只及韩国的1/3;职业漫画人仅有100多人,日本则有3000多人,美国仅迪斯尼一家就有员工12万人。我国影视、游戏动漫人才总需求量分别达到15万人和10万人左右,而现有的动漫人才还不及1/10。
据了解,目前国内培养的大多数动漫人才都是基于低端生产、低端绘制的技工型从业者。“低端人才数量过于庞大,也造成整个中国动漫产业在低端产业化的阶段徘徊,运营经营、策划创意、包装、文化交流、国际推广等高端领域专门人才的急缺制约了整个中国动漫行业向高层次发展。”在陈维东看来,中国动漫行业要想有质的飞跃与提高,就必须尽快真正融入国际动漫发展的大家庭,按照国际标准去创作、营销、宣传、推广经营,“闭门造车”只会让差距加大。
C.原创或代工,扶持也要区别对待
【现象】
今年3月初,在400多部各种类型的高水准动画中,11分钟的原创幽默动画短片《卖猪》脱颖而出,一举拿下“第11届东京动画大奖”最佳公募作品奖。该片出品人陈西峰一直用代工来养活自己的“原创”之梦,因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升值、人工费上涨,单纯依靠外单加工亏损厉害,得奖后他不得不准备将经营多年的公司关闭。
由于项目投资大、回报周期长,众多中小动漫企业在运作原创动漫项目时,极易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问题。为维持生存,他们不得不经营短期能产生经济效益的业务,比如动画的代工、加工。据悉,一集20分钟的动画片大概需要4000幅手工图,是纯粹的手工活。很多国外大型动漫公司就雇佣大批国外画师来绘制,自己则只是贡献创意。
“我们不是没有好的创意,也不是好的创意做不出来。市场中大量的中小公司沉在下面做创意,如果发现不了它们,不及时鼓励它们,就很难把这些产业做大做好,很难把原创佳作扶持起来。”郝亚宁呼吁,必须尽快建立动漫产业扶持的有效评级机制,“必须将原创和代工分开,原创有原创该有的扶持力度,代工也有代工相应的评级,但是不能与原创混为一谈。”
电视动画的播出机制、播出的付费模式,也对国内电视动画创作造成很大束缚和影响。据业内人士测算,动画片每分钟成本均在一万元以上,但是动画片上电视,制作公司不但收不到钱,还要搭上“入场费”。“很多动画是为了卖产品不是为了做动画,这样就更要不得,”郝亚宁建议,要制定分类政策,区别原创的、代工的、卖产品的作品,“从严格意义上说,卖产品的是二类广告,所以电视台应按二类广告收费;原创产品根本没钱给电视台。”
近年来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极大地调动了民间资金参与动漫产品制作和发行的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动漫产业的发展。
“民间资金和国有战略规划的扶持资金在性质上有本质的区别。”陈维东指出,国家的扶持引导资金是为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缺什么帮什么;但是民间资本逐利性决定其投机心态。而文化产业的特质决定,其现有问题绝对不是短期逐利就能解决的。他建议,民间资本进入动漫行业的内容创作要有所规范,不能简单地按照市场化操作,必须考虑到社会责任感和主流社会价值观建设的形成,避免像日本的黄色漫画和美国的暴力漫画那样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本报记者 邱 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