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24日 星期五

    传统民族盛会展示现代内蒙古风采

    《 光明日报 》( 2012年08月24日   03 版)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23日电(记者张云龙)八月的鄂尔多斯,生机勃勃。从城市到草原,巨大的舞台已经搭就,欢乐的人群载歌载舞,第二届国际那达慕大会即将到来。

     

        那达慕,这一古老的蒙古族传统盛会,正以全新的时代气息,向世人展示“模范自治区”内蒙古的风采!

     

        “天堂草原”展露现代容颜

     

        走在鄂尔多斯街头,最吸引人的是那达慕的主要场馆:赛马场、运动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水上项目场所、大剧院等,或造型别致、或气势恢弘,无一例外都是完备的设施,引人驻足观看。

     

        鄂托克前旗蒙古族干部道尔吉说:“那达慕大会从来没有过这样先进的现代化场馆,这是民族进步的象征!”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基础设施是内蒙古综合实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富民强区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多年来,内蒙古投入巨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千里草原告别马背,进入车轮时代,又快速步入飞机时代。内蒙古公路总里程已突破16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2874公里,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9671公里,十二个盟市已有十个建起了民用机场,内蒙古与世界的距离不断缩短。

     

        电力、原油、水库、云计算产业园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加紧建设,发展瓶颈逐步打破,保障性住房、污水处理厂等民生设施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不但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也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绿色,是八月的内蒙古最炫目的主色调。内蒙古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工程,数百亿元生态建设资金的投入,使草原更绿、森林更密、天空更蓝、河水更清。全区生态环境呈现出总体向好、局部改善、植被覆盖面积不断扩大的良好态势。“天堂草原”成为国内外重要旅游目的地。近十年,内蒙古旅游业总收入增长超过十倍,接近900亿元。

     

        发展新路径指向“富民强区”

     

        虽然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但鄂尔多斯市对海内外的投资者仍有较大吸引力。作为本届那达慕大会的一项活动,在为期三天的第八届中俄蒙工商论坛暨鄂尔多斯国际经贸展洽会上,国内外100多家企业参加,签约投资达到1200亿元。

     

        鄂尔多斯是内蒙古经济跨越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内蒙古实现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跻身“万亿元俱乐部”,人均GDP接近9000美元,经济完成由农牧业主导型到工业主导型的历史性转变。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当前的内蒙古正在选择全新的发展路径,不断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2011年,内蒙古能源工业投资占规模以上工业投资的比重继续下降,非资源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比重上升到59.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首次超过工业投资总额。

     

        今年上半年,内蒙古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673.15亿元,同比增长12%,高于同期全国增速4.2个百分点。

     

        内蒙古近年来提出“富民强区”的口号,进一步明确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目标。2011年,全区各级财政民生投入1956亿元,较上年增加300亿元,主要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增长都在20%以上,主要社会保障标准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各项措施,全区的民生工作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前推进。

     

        民族文化展翅腾飞

     

        本届那达慕文化活动异彩纷呈。截至目前,共邀请国内外15个知名艺术团队表演,文化活动比首届明显增加,新增了原生态国际草原音乐节、中国蒙古舞蹈大赛、爱国歌曲大家唱等特色活动。

     

        在这里,令人感受最深的是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成为城市新地标;读书会、动漫节、艺术活动场场火爆,让人应接不暇。

     

        鄂尔多斯市文化局副局长王聿慧说,截至去年,鄂尔多斯市已调动200多亿元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投资额达亿元以上的项目20多个。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时,居民消费将进入精神文化需求的旺盛时期。

     

        2003年,内蒙古吹响了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号角;2011年,内蒙古又提出了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的战略目标。“十一五”期间,内蒙古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高于自治区同期GDP增速,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公共文化惠及更多群众。

     

        前不久,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实现了自治区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标志着内蒙古文化事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内蒙古社科院院长马永真说:“内蒙古的文化已走出一条事业与产业并举、保护与发展同步、特色与品牌共赢的发展道路,实现了以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为目标的历史性跨越,具备了向民族文化强区迈进的发展条件。”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