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 志
傩,音nuo,调阳平。《说文解字》释云:“见鬼惊骇,其词曰傩。”《论语》黄侃疏:“曰作傩傩之声,以欧疫鬼也。”是上古先民创造的一种驱逐疫鬼的原始宗教活动。上古时期,瘟疫盛行之时,“像洪水漫过青葱葱的河川的田亩,像乌云弥漫湛蓝如洗的天空,没有任何遮挡没有任何防卫,一切村庄里的一切人,男人和女人,老人和孩子,穷人和富人,都在这无法抵御的大灾难里颤抖”。瘟疫不像是一场病,倒像是一个招魂的鬼,悄无声息地把人带走,家中旧的白对联未干,新的白对联又贴了上去。人们对疫鬼的恐惧大过了死亡本身,于是,“沿门逐疫”应运而生。上古乡人傩的“沿门逐疫”,在后世流传过程中逐渐增加了娱乐成分,缓慢地向民间艺术形式过渡,傩的内容已经慢慢从娱神转为娱己,宗教功能逐渐淡化、艺术审美功能不断强化。最初的傩舞与傩祭场面,在不断被后世重复、演绎并逐步加入现世内容后,有的已具备戏剧最典型的特征,最终形成了“傩戏”。2006年5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河北武安,安徽贵池,湖南沅陵、辰州、湘西,贵州德江、威宁、安顺,广西环江、罗城,江西南丰、婺源、乐昌,以及青海省等地共有20多个与傩有关的戏曲、舞蹈、风俗等项目入选。
傩戏,始终保存着远古纯朴的自然哲学,延承着人类对于自然的爱与敬畏,它是宗教文化与戏剧文化相结合的孪生子,积淀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与民间艺术,它是我国古老戏剧起源的源头之一,它哼唱着山歌小调、劳动歌曲、民间故事;它踩着禹步、比着手诀、时而模拟神鬼、时而扮演众生;它是历史长河里人们思想的剪影,是相关的人、物和忘不了的一些记忆。熟悉宫崎骏动画的人对《千与千寻》中的戴着面具的无脸男一定不会陌生,无脸男事实上就是日本“能剧”面孔的体现,一说能剧正是起源于中国的傩戏。能剧演员尊面具为圣,他们的戏服、道具都可以给别人看,唯独面具,像珍宝一样放在铺上锦布的木盒中,只有演出时才能拿出来。演出前,衣服需要别人帮忙穿戴,而面具一定要自己亲自戴上,他们相信,一个面具,是独一无二的一个角色的灵魂,不能让别人侵犯。戴面具的时候,表演者会小心翼翼地从木盒中取出面具,两手捏着面具的两侧,把面具的正面对着自己的脸,说:“我要演你了。”这是千百年来的传统,每个能剧表演者表演前都会这样做。说完,小心翼翼地把面具反过来戴好。
作为艺术的傩和傩戏、日本能剧、墨西哥盛典,甚至包括非洲人体彩绘,这些人类行为所反映的都是人类最本真的需求和呼喊,关乎原始的生命崇拜,关乎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的追求,关乎对自然的畏惧和对神灵的敬仰。于是,人们发出最本能的呐喊,这是人类最纯粹的声音和最真实的面孔,这是人类心脏的跳动和血脉的奔腾。
8月15日,由北京民族文化宫、贵州民族文化宫和国家大剧院联合主办的“傩魂神韵——中国傩戏·傩面具艺术展”在国家大剧院开展。展览分为“傩的历史”、“傩戏艺术”和“傩面具艺术”三个单元,共展出各式珍贵的文物近5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