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家住法华镇路的胡安君走进长宁区志愿服务中心,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完成了志愿者服务信息的登记,成为长宁志愿者的一员。同一天,点开长宁区创办的“上海虹桥志愿服务网”,轻击鼠标,徐月英发起的最新活动暑期“晨间扶一把”正在“人员招募中”,同时招募的还有心理辅导、医疗服务等多种人员,志愿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报名参加。
截至目前,上海长宁区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超过9.1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12%以上。通过线上线下构建的便捷网络,志愿服务在长宁已经形成“人人愿为、时时能为、处处可为”的风尚,成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好平台:降低门槛“常态化”
许多志愿者常常面临这样的困扰——有能力服务,却不知道该帮谁;正规的志愿活动程序太过繁琐,令人望而生畏。
然而在长宁区,志愿者服务却有序、常态、脚踏实地——想成为一名志愿者,只需登录上海虹桥志愿服务网,花一分钟时间注册,便可加入其中。当社会公益组织、企事业单位志愿服务团队等有需求时,随时可以通过网站征集、发布活动项目,招募志愿者,寻求社会资源;当志愿者有需求时,可直接在线浏览,点击活动页面的“我要参加”按钮,经过简单的身份验证,即可参与适合个人喜好和专长的项目类型。
“时时能为、处处可为”,网络化管理让志愿服务变得触手可及。“可能我还小,但我有爱心。”“今天真快乐!”“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上海虹桥志愿服务网上,这样的爱心留言还有很多。
依托这一成熟的网络平台,各类志愿服务资源有效整合,项目与各方多元需求紧密衔接,服务对象、志愿者、组织方和管理方四类主体各有所为、各有所获,形成了一个满足多方位需求、功能多样性、载体多元化的志愿服务模式,有效推进了志愿服务社会化、广泛化、全民化发展。
好项目:多元发展“老少宜”
7月20日下午5点半,记者在长宁区志愿服务中心见到了朱尚忠。今年62岁的朱尚忠是长宁区教育学院德育室主任,从事了几十年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在他看来,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家长、教师有很大关系,“只要精力允许,我这个志愿者会一直做下去。”
“志愿者的热情和投入让人感动。很多活动信息刚刚发布,志愿者报名就全满了。”长宁区志愿服务中心主任倪鹂鸣表示,在长宁,志愿服务不是传统的走上街头,而是以多元化的公益活动为依托,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打造常规项目、品牌项目、明星项目,靠项目的吸引力凝聚人。
关爱老人的“繁花之上”,帮助自闭症儿童康复的青聪泉,“走进阳光宝宝家庭”行动,北新泾社区的“暖巢行动”……据长宁区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陈雅华介绍,全区90000多名志愿者中,“黑头发飘起来”、“各种肤色多起来”,大学生和年轻白领已成为主力军,个性化队伍不断增加;青年农民工也在参与志愿服务中融入上海;占全市三成比例的外籍人口,经过精心组织,形成了一支成熟的“洋志愿者”队伍。
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陈雅华认为,好的项目,好的制度,好的参与者,三方合力,才能造就好的志愿服务。围绕“三关爱”的主题,长宁区不断加大志愿服务项目开发力度,已逐步形成关爱特殊人士服务、医疗服务、法律服务、心理服务等10大类36小类、近千项志愿服务项目。同时,通过团队培育、示范引领,促成了一批志愿服务的新品牌、新亮点。
好机制:融入生活“可持续”
在长宁区安顺路上的虹储小区,有一家充满人情味的银行:既不存钱,也不寄物,“储户”把为他人服务的时间“存入”银行,就可以根据需要,凭卡支取“利息”——免费服务时间。如果“存款”超过了1500小时,还能获得金卡,年老时可享受各种免费服务。
如今,虹储小区有楼组62幢,常住居民1180户,而“时间银行”志愿者就多达757名。
“吾志愿”广场、“全志愿”路口、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居民区志愿服务工作站……遍布区内10个街道(镇)的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点,扮靓了城区,温暖了街巷。全力打造的中山商圈志愿服务联盟整合了机关、社区、各级文明单位、“凝聚力工程”义工队、党员志愿者工作室等各种资源,在全市率先形成以商圈为核心的志愿服务示范圈,成为上海志愿服务新地标。
“社会问题靠社会管理并不能全部解决,很多社会问题要靠社会本身去解决。”长宁区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宋嘉禾认为。比如“失独家庭”,通过社会管理可以给予物质上的救济,但心灵上的慰藉需要志愿者服务去完成。“志愿服务是推动政府—市场―社会均衡发展的有效方式,它补充了社会管理的短板,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领域。”宋嘉禾说。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