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5日 星期三

    如何缩小收入差距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5日 02版)

        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拉大、收入增长和百姓预期存在差距、低收入者劳动报酬偏低——收入话题每一次被提起,都牵动着社会的神经。

        作为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参与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认为,解决收入分配的出发点应该着重放在提高劳动报酬上。只有用合理的劳动报酬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分蛋糕中占有更多的优势,社会财富的蛋糕才能做得更大。

        李凤其和妻子都是环卫工人,十几年前,他们离开安徽老家来到上海,这么多年来,由于收入微薄,他们一直不能把儿女接到身边。

        2011年,上海市出台了“23号文件”,这份文件的核心就是建立环卫工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这让李凤其和工友们的工资得到了提高,平均每名工人的月薪达到2000元左右。加薪后,李凤其两口子一个月有了4000元的收入,这让他们有了底气,把远在安徽的儿子和女儿接到了身边。

        苏海南指出,2012年年底,我国将有70%已建工会组织的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这一比例在明年将达到80%。

        “当前,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分配差距在拉大,尤其城乡分配不公,这是分配秩序不规范的表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建议,要格外重视“提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制定收入分配改革的整体方案。在未来,提高劳动报酬在GDP中的占比将成为收入增长的主要突破口。

        在河南省叶县,记者见到了一家合作社的负责人卫明阳,他一共流转了157户农民的3180亩土地,除了给农民的钱和粮食,他每年还能有10多万的收入,2011年加入合作社的农民人均增收30%。

        在我国,流转土地成立合作社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集约化、现代化生产既提高了收成,又增加了农民收入,还让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和水平大大提升。

        与此相伴的是,近年我国给农民种粮的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四补贴”资金不断增加,2011年总额高达1406亿元。

        在系列政策的利好下,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收入达到6977元,增量超过1000元,创历史新高;增幅超过11%,是自1985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城乡收入差距也从2009年的3.33倍,缩小到了2011年的3.13倍。

        专家指出,居民收入增加还有几个不容忽视的来源:2011年,中央财政民生支出达11659.31亿元,比上年增长30.7%;2011年,个税起征点从2500元调整至3500元,大约会减少1000多亿元的财政收入,让利于民;2011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高10%,达到1531元,这是连续第8年上调。

        “说到中国收入分配格局,‘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模型经常被作为理想的目标。”宋晓梧指出,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把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是伴随经济发展不断调整的过程。这就需要大力提高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让低收入者向中等收入者靠拢;提升劳动技能和自主创业,让中等收入的人群增加。同时,要加紧解决垄断行业过高收入等不合理现象,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本报记者 杨亮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