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5日 星期三

    辉煌十年·公共文化

    文化,在你我身边流淌

    ——十年来我国公共文化建设述评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5日 09版)
    江苏省泗洪县半城镇示范户和养殖户正在农家书屋看书、学习。资料照片

        在一个国家的文明体系中,公共文化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伴随着社会进步的节奏,在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理念下,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一项项务实举措陆续推出,一个个文化民生工程逐步展开,人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农家书屋,充实的不仅是头脑

     

        十年前,大别山区一所小学的孩子们告诉记者,他们最大梦想是看到课本以外的图书。

     

        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牵动着党中央的心。2003年3月,一项名为“农家书屋”的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每个农家书屋的标准为:按照政经、科技、生活、文化、少儿、其他等六大类配备图书不少于1500册,品种不少于1200种;报刊不少于20种;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不少于100种(张)。截至2011年底,全国84%的行政村都建成了农家书屋。为此,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50亿元,地方各级财政的专项资金也达到50多亿元。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介绍,到十八大召开之前,农家书屋将建成60余万家,覆盖全国所有行政村。想来,那群山里娃娃的梦想也早已变成了现实。

     

        农家书屋一般利用村委会和村党组织活动场所、村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直接扎根农村,贴近农民群众,是现阶段农村文化建设最实用、最基础的工程,也是加强农民教育,提升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书屋建成了,村民们放下麻将、扑克看起了图书、报刊,曾经干涸的文化生活被注入了一股泉水,那么甘甜、清冽,令人痴迷。农民群众形象地誉之为“农村文化的殿堂、农民致富的学堂、农村学生的第二课堂”。

     

        更重要的是,农家书屋不仅仅充实了农民们的脑袋,还富裕了他们的口袋——怎样养猪,怎样种菜,怎样修电器,怎样签合同……四川成都白塔村的刘剑英通过村里书屋电脑的“帮助”下,拥有了6家网络化管理的连锁店。“有空到书屋去读点书,学点电脑和网络知识,将来开新店你们就可以做店长了。”刘剑英现在常这样鼓励自己的店员。

     

        户户通,接通的不仅是信号

     

        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村村通”工程目前取得重大成果,截至2012年已完成了11.7万个行政村、10万个50户以上的自然村、72.6万个20户以上的自然村盲点全覆盖,基本满足了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提高西藏、新疆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覆盖率而实施的“西新工程”,也已取得长足进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扩大广播电视覆盖,有利于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村文化民生、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实践证明,广电“村村通”把广播电视信号接进村寨,也就是把外面的世界送进村寨,使曾经“耳聋眼瞎”的1.48亿村民耳聪目明,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文化信息鸿沟。

     

        “村村通”解决了农村群众文化需求上的“温饱”问题。为了从“吃饱”变为“吃好”,2011年4月,广电总局开始推动被称为“户户通”的农村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工作,2015年将基本实现全覆盖。

     

        地处宁夏西海固的盐池县,多年来当地电视信号只能覆盖县城周边20公里的农村。“村村通”工程缓解了一些困难,但到2010年底,全县仍有20%的农村人口看电视难,不少地区只能看到6套节目。自2011年11月以来,作为“户户通”的试点,宁夏已完成农村广播电视的全覆盖,70余万农户成为首批受益者,由各级财政补助,农户安装一套近500元的卫星接收设施,只需交纳50元,便可看到60多套节目。

     

        从6套到60套,从“村村通”到“户户通”,这是填补城乡文化信息巨大鸿沟的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最短时间的最好方法。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如是说。

     

        免费开放,免掉的不仅是费用

     

        2008年初,按照中央部署,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全面启动。中央财政每年安排免费开放专项经费20亿元。截至目前,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达到1804个,年接待观众5.2亿人次。

     

        博物馆免费开放,让尘封千年的历史被更多公众的目光激活,于是,文化的因子在潜移默化中穿越岁月,流淌于我们时代的血脉之中;免费开放,也加快了博物馆融入社会的步伐,博物馆的文化辐射力和社会关注度得到空前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社会效益得到进一步增强。

     

        紧随其后,美术馆、图书馆和文化馆也加入了免费开放的行列。好一个“三馆”免费开放!它免掉的何止是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的收费项目,它拆掉了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的门槛,使民众能够零负担地接近文化、享受文化;它更大大减轻了经济原因导致的享受文化权益的不公平。无论收入状况、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如何,只要愿意,人们就能无拘无束地感受文化迷人的气息,充分体验文化带来的无限快乐。

     

        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工作的加快推进,“博物馆里过大年”、“图书馆里听讲座”、“美术馆里学画画”,类似的口号、说法在许多城市已司空见惯,并日渐成为一种时尚。去公共文化场所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如今,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逐步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现出的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和便利性,让文化无处不在地流淌在人们身边,使城乡群众真正享受到了文化建设的福祉。(本报记者 李 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