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4日 星期二

    农垦区里鲜花般的家园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4日 10版)

        姹紫嫣红的花坛,乐曲优美的音乐喷泉,形态各异的雕塑,错落有致的楼房被绿地环绕其间……这是在位于农垦九三管理局的莱河小镇。“我家是160平方米的两层别墅,连带车库,一共花了25万元!”鹤山农场职工白洁对记者说。

        耕作在广袤的田野上,居住在现代化的城镇中,这一美好愿望正在变成现实。

        有着半军事化传统的垦区,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发展速度惊人。初春,一辆辆挖掘机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盛夏,从完达山下到黑龙江畔,从雁窝岛旁到嫩江边,楼群如春笋般地建起来,一天一个样;秋冬,一家家从被撤销的居民点走出来的农户,忙着装房子、买家具,喜迁新居。“一夜成林、一年成镇”的神话在垦区各地不断上演。

        在建三江分局七星农垦城“家园小区”,记者见到了刚搬进小区不久的第二管理区职工张守建。他喜滋滋地说:“这一年时间就盖了这么一大片房子,咱这跟土坷垃打一辈子交道的老百姓,也住上小洋楼了,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呀!”

        在有着“中国第一农场”之称的友谊农场,职工家属尹丽丽已经过上了市民生活。“原来室内没有上下水和卫生间,自己烧土锅炉供暖。”尹丽丽说,“现在一家五口居住的是200多平方米的别墅,比城里人住得都好,日子过得可‘仙’了!”

        “建得好”还要让农场职工“住得起”,为加快推进居民点整体搬迁,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对整体搬迁的居民点实行激励政策,有效推动了垦区小城镇建设进程。农垦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权赫宇说,针对职工不同的经济条件,垦区规划了别墅型的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以及面积较小的廉租房等多种住宅形式,可通过承包地抵押、农场协调贷款等方式解决资金问题。农场还建设了一批三四十平方米的廉租房,只要每月交20元租金,特困职工就可以住进新居。而且,这些给农场职工建造的新型社区标准高、质量好、配套齐全。

        “你看,咱场也有像省城一样的大超市了,有电梯、购物车,咱垦区北大荒的肉,建三江的米,九三的油,完达山的奶,在这儿都能买到,跟城里没啥区别。”在建三江分局前进农垦城,刚从哈尔滨女儿家回来的退休职工史凤春在新开业的浩鑫超市里推着购物车兴奋地对记者说。垦区在实施小城镇建设中融入提升宜居指数的城建新概念,坚持把基础设施、社会服务配套建设放在第一位,舍得花大钱,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现代城市文明的丰硕成果。

        九三农垦分局鹤园小区建成各式楼房61栋,小区采取全封闭式,集商服、休闲、健身、娱乐、物业管理于一体,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这里空气新鲜,环境优雅,最重要的是还可以在自家门前的园子里种一些蔬菜,那可都是纯绿色的,我带你去看看。”小区的业主兴奋地介绍说。

        正在装修房子的农垦职工王东林告诉记者,几百米外就是免费向职工开放的体育中心,游泳池、乒乓球室等文化体育设施一应俱全。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