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3日 星期一

    古韵新生

    ——写在西安易俗社百年华诞之际

    《 光明日报 》( 2012年08月13日   01 版)
    西安易俗社老门楼。资料照片

        巍巍秦岭,滚滚渭河,悠悠驼铃,煌煌古都。

     

        一座山、一条河、一条路、一座城,简单却深刻地概括了陕西西安作为千年古都无与伦比的魅力。西安易俗社是西安百年发展史的见证和活化石,是一部光荣而荡气回肠的民族史诗。

     

        易俗社成立于1912年8月13日,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艺术团体,与莫斯科大剧院和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撑起了中国戏剧界的一片天。

     

        易俗之光:一抹光耀时代的珍藏

     

        易俗社的档案室幽静而沉谧,一排排被整齐摆放在柜子里的是易俗社的历史。拉开抽屉,打开橱窗,映入眼帘的是那一叠叠略带泛黄的纸张。档案室工作人员杨益焕今年54岁,已在这个狭小的房间待了19年。

     

        当她拿起一张黑色唱片碟时,时间凝固了,耳边回荡着秦腔那豪迈又不失温婉的曲调,闭上双眼,仿佛置身于民国时代。易俗社上世纪二○年代到武汉,上世纪三○年代两次赴北平演出,使秦腔的影响南及江汉、北至幽燕,以至有“南欧(欧阳予倩)、北梅(梅兰芳)、西刘(刘箴俗)”之美誉。1934年和1935年,由上海百代公司两次录制唱片。秦腔灌唱片,由易俗社始。

     

        档案室最引人注目的则是鲁迅先生为易俗社题的“古调独弹”4个字,1924年,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先生到西安讲学期间,多次到易俗社观摩演出,并欣然题写“古调独弹”匾额相赠。

     

        当杨益焕将鲁迅先生真迹拿出时,我们看到它保存得非常好,字迹清晰,纸张无褶。“这是我们易俗社的一大宝。”以前档案室里资料不整齐,没有分类。自从杨益焕来了之后,她将所有的资料都重新整理、归类,还一手一键地将文字资料打在电脑里,存了一个电子档。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侵占我东三省,易俗社挺身而出,宣传抗日。易俗社的演员们走遍黄河两岸,用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秦腔艺术号召民众团结起来,一致抗日。1937年,易俗社去北平演出前,封至模先生以饱满的爱国热情,改编了《还我河山》和《山河破碎》两个大型历史剧目。

     

        易俗之韵:一首撼人心魂的歌唱

     

        走进西安易俗社剧场,长方形的格子窗、屏风式的雕花大门、暗红色的圆柱,高大的歇山屋顶、古朴尊贵的嵌地金砖,剧场两侧走廊里的文化展,向人们诉说着一百年来这里发生的点点滴滴。剧场内,演员们正在为易俗社百年华诞做最后的彩排,让人感觉光阴回转,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人潮涌动的演出场面。

     

        一位老人拿着一把折扇,一会儿为乐师指点板胡,一会儿又为大家加油打气。这位老先生名叫郝振易,已86岁高龄。他是易俗社第13期学生,“老一辈的人大多都去世了,我能够活着见证易俗社一百周年,我感到很幸运、很幸福。”郝振易回忆说,“1958年,我们在长春拍秦腔艺术片《火焰驹》,得知毛主席要来片场探望演出人员,我们心中又紧张又期待。果然,毛主席来了,当时他问我们,你们拍的是什么戏呀?我们说是秦腔。毛主席接过话说,我在延安看过秦腔的《三滴血》,秦腔好得很啊,你们要好好用心演,让全国百姓能够在剧中学习到、体会到它的精髓。”

     

        1959年,易俗社赴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在易俗社的历史上是开天辟地的头一回。

     

        郝振易说:“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易俗社一天比一天好。”

     

        一舞黄土情,百年快哉风。弹指间,西安易俗社剧场已走过了一个世纪的蹉跎岁月。

     

        “古老的秦腔和易俗社,以及经过一百年淬炼而成的易俗精神,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是跨越了一个世纪的不朽经典。”西安易俗社现任社长惠敏莉饱含深情地说。

     

        易俗之魂:一曲民族精神的吟咏

     

        2003年,作为国家9个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之一,西安市选择秦腔剧团为突破口。按照改革方案,易俗社等4个院团的人财物被优化整合,组建西安秦腔剧院,下设易俗社和三意社两个分支机构。2005年前后,西安秦腔剧院进行了3次大的改革,保留200多人继续组成秦腔剧院,并保留易俗社、三意社两个传统老牌子。

     

        “必须要改革。”这是2008年雍涛被调到秦腔剧团当团长时说的第一句话。2009年,曲江新区按照国家关于省市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要求,制定了“转企改制方案”和“薪酬方案”,全面推进秦腔剧院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的改革,仅用18天,全面完成了转企改制工作。

     

        “虽然只是短短的18天,但前期我们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雍涛回忆,除了感化和教育之外,西安市对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些优惠政策。比如“退休之后保留事业身份”对人员身份顺利转换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改革要用戏说话。”2003年,易俗社新编排了一部反映西安本土文化的主旋律作品《柳河湾的新娘》,该剧一炮走红,获得中国第四届秦腔艺术节6项大奖。这也是易俗社沉寂6年之后,再次排演大戏。秦腔剧院的改革,推动了陕西整个文化体制改革。它改出了活力,改出了戏曲发展的成效。

     

        100年前,易俗社以“移风易俗”的理念,解放思想,支持中国革命;一百年后,易俗社仍以“移风易俗”的坚持,融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本报记者 张哲浩 潘 睿 杨慧峰)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